思想者论坛
2005年8月号,总第92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大陆经济发展与两岸经济合作

  台湾经济出路在于成为大陆经济的帮手

  当中国大陆产品受到国际竞争,逐渐变饱和,利润受影响时,目前迫切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生产效能,压低生产成本;而这样的经验,台湾又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如果透过台湾企业家的协助,使中国大陆的生产成本能够降低,不利影响降低,才能使中国大陆经济走得长远。

  另一角度来看,中国大陆的国际大循环战略,必需仰赖大量的外国的原材料进口,这是目前很多国家抢着要的。除了台湾之外,还有日本及南韩积极介入,现在中日交恶,而南韩发展的经济型态跟台湾有非常大的不同。因为南韩从一九七零年代开始,开始发展重工业,而对加工出口业的了解,远不如台湾,经营者也远少于台湾;而今天它的产品,对于下游的加工出口业者的需求,不能完全的吻合,所以台湾具有最大的优势。只是因为台湾政府这边的态度非常的犹豫,使得南韩商品仅管并不完全吻合大陆需求,以及语言上的不通,这样的国家,居然后来居上,现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可以超越台湾。

  如果台湾这边可以更积极去扮演这个角色,向中国提供更多的上游的原材料来源的管道,以及降低原材料成本,会有极大的帮助,这也是大陆对台湾的需求。若台湾如预言般于二○○八年面临经济末日,那台湾目前正面临生死存亡之秋,如何让台湾这个难关可以渡过,这是最后一个机会:就是台湾可以扮演好他的角色,为中国大陆提供重要的原材料,为中国大陆提供各种销售服务,为中国大陆开发人力资源,成为这样一个重要的帮手!

  高孔廉:大陆经济应「三要三不要」

  台湾不要自我封闭

  我首先有两点回应,第一个刚才马凯教授讲到面对中国大陆经济的崛起,我的心情很沉重,我们原来是在他前面的,现在逐渐的流失了优势。

  我们的IT产品大概百分之八十五是从大陆出货的,号称我们是IT世界心脏,但其实百分之八十五是从大陆出货的。台湾经济再发展的这个时机可说稍纵即逝,王永庆先生零三年曾讲过台湾的优势只能维持三年,后来虽然修正为五年,但总之就是维持到二○○八年。

  我个人是稍微乐观一点,我认为是到二○一○年或二○一一年,为什么呢?因为到那个时候,二○○八年北京奥运、二○一○年上海的世博,经济实力均将大幅上升,而且二○一一年东协跟中国要成立FTA。一方面中国的成长,一方面人家要跟东协合作,台湾是在边缘之外。所以我觉得时机紧迫是很值得忧虑的,有待大家共同努力。希望我们的政府不要再进行一个闭关锁国的做法。

  韩国对大陆之口已超台湾

  第二个回应就是刚才马教授提到的反分裂法,坦白讲,我个人意见觉得反分裂法雷声大雨点小,远不如原来的预期;条件也讲的很含糊,内容也几乎都是过去所让的话,把过去的政策宣示归纳到法令里面。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一、打仗还需要法令吗?二、法律条文应该是明确的,但它根本就像是政策宣示,哪像个法律条文,也没有罚则。三、反分裂法从它的名称上,应该是针对全部,不是只针对台独,我觉得这是非常不聪明。

  反分裂法出来后,温家宝释放出三个小惠,例如节日包机啦、农产品……。大家包括国际都期待他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弥补这个反分裂法所造成的两岸的距离。我相信这个时机可能会发挥一些作用,所以江丙坤先生访问大陆回来的时候有所谓十个初步成果。这十点其实对台湾经济的提升是可以发挥功能的。

  但是很遗憾的,我们现在政府似乎是准备闭关锁国,不承认这十点初步成果。然后刚刚也谈到韩国,韩国在去年开始,出口大陆的产品超过我们。大陆最近反日的风潮,其实我们跟韩国应该都是受惠者之一。我们如果不趁这个机会去争,把这个东西让给韩国的话,那我们更是自己失掉这样的时机了。所以我觉得不能因为是国民党在野党所谈出来的,执政党就来封杀。这封杀不是封杀国民党,是封杀台湾经济。最近年代的民调显示,百分之七十人民认为台湾经济是不能脱离两岸经济的,所以我希望我们政府官员能够看到这样的趋势。

  「三要三不要」

  接下来是我自己准备的书面资料,有几点看法。第一,我个人认为大陆经济仍然会继续成长,而这样的成长里面,大陆的内需市场也在扩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成长高达百分之十三,固定资产的投资也在增加;另外美元的弱势,导致大陆出口强劲,第一季顺差已经有一百五十亿。我方才提到消费、投资、顺差三项,就是大家所熟悉经济成长的公式,也是比例成长的结果。但是大陆官方公布的百分之九点五不晓得数据是怎样得来的,并非依经济学理,是由成长因素公式计算,以致难与其他因素比较。

  第二个是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在目前来看,还不成功。不成功所以导致去年中国要宏观调控。不成功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无序的成长,过去是官方统治的,现在不管了,就盲目投资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珠江三角洲方圆不到一百公里里面,有五个国际机场。二是不均的成长,城乡、东部西部不均衡。第三是无效率的成长,投入的资源远大于产出。二○○五年大陆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贫富悬殊。其次是三农问题严重,即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三是房地产过热,可能导致房市泡沫化。四是能源的价格上涨,再加上工资上涨,可能引发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五是宏观调控后,货币信贷收缩,对企业流动资金构成影响。

  未来大陆的经济,我认为是三不三要。第一不以招商为升官的依据。第二,不以外销作为成长的动力。第三不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三个要为第一要有效率的成长,第二要有均衡的成长,第三要制度化、自由化及国际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