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论坛
2007年10月号,总第118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美国坚持推行全球反导体系的战略意图及其影响

  但是官方还有另外一种声音,说这个导弹防御体系对俄罗斯没有任何威胁。普京搞了很多次军事演习,其中就有战略导弹飞越四千多公里打到东面的既定目标,还有多弹头携带的导弹,俄罗斯试验了很多这方面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就讲了,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对俄罗斯的战略导弹没有任何威胁,俄罗斯战略导弹可以轻易突破导弹防御体系。既然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俄罗斯又要这么激烈地反对呢?

  这种说法似乎有些自相矛盾。
  
  俄遭遇历史上
  最差的地缘政治环境
  
  还有一个与这个问题紧密联系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而是很大的外交和政治问题。

  与这个相关联的,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总体上来说,从去年开始就恶化了,无论与老欧洲还是新欧洲。

  原来俄罗斯是游走于新老欧洲之间,利用老牌欧洲大国来压一压新欧洲成员。但是现在已经不行了,随着去年老欧洲的法国希拉克、德国施罗德先后下台,俄罗斯在这里已经找不到便宜了。而几个新欧洲国家在加入了欧盟和北约之后,反过来也将俄罗斯整得够呛。与其说是美国要在这个地区部署军事基地,不如说是这些国家的政府自己主动要求的。从已有材料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就是这样,捷克是更加明显,还有波兰。

  这些国家的政府认为,进入了西方阵营之后,再加一层保护伞,一劳永逸地让俄罗斯再也不能对这些国家形成威胁。

  对俄罗斯来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些自己原来的盟友,现在成了所谓的“叛徒”,投身另外一个阵营,反过头来整俄罗斯。因此俄罗斯反应十分激烈。

  俄罗斯外交问题非常大。你看现在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波兰,这些国家都有很大的反俄情绪。其中在纪念碑问题上,实际上是在捅俄罗斯的心理底线。应该说,这些小国做的也不怎么样,有点太过分了。

  现在与俄罗斯关系的一揽子问题都出现了,将来会形成一个波潮。就是以导弹防御体系为主轴的俄罗斯与西欧之间的关系,在美国的大力介入之后,恐怕还要继续恶化下去。

  俄罗斯与欧洲之间还有一个能源问题,这个能源问题现在又搅和在一起。现在欧洲想在俄罗斯的背后建立一个能源基地,就是要绕过俄罗斯。而对此,俄罗斯的反应也是非常激烈的。

  俄罗斯已经认定目前自己是处在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就目前来说,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是历史上最糟糕的。俄罗斯外交总体上说不是很成功,地缘政治环境大大恶化。
  
  徐纬地:七十年苏联剪不断理还乱

  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俄罗斯不可能与它过去的七十年一刀两断。七十年,包含了俄罗斯太多的投入、太多的辛苦、太多的血泪、太多的情感,不可能一刀两断。但是,现在俄罗斯又无力对这些问题好好清理。因为苏联的七十年有成就、有辉煌、有错误甚至有罪孽,俄罗斯要把这些清理清楚,但是现在没有力量做这个清理的工作。

  俄罗斯也提出一个概念,叫做“近周边”,但是俄罗斯对于近周边,是搞一个糟一个。一位俄罗斯人说,俄罗斯与美国都是大国,都有责任担任地区员警。当时我心里就咚一下,心想谁赋予你这个权力呀?

  我觉得,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之后,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

  俄罗斯在处理周边关系的时候,有些手法在我们看来是很蠢的事情,我想就与这种至今没有找到合适定位有关系。
  
  赵小卓:控制太空的必要基石
      凝聚盟国的新动力来源


  我认为美国推进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企图,至少有以下三点:
  
  企图一劳永逸地
  解决核与导弹对美国的威胁
  
  第一点是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核与导弹对美国的威胁。

  大家都知道,长期以来美国地缘安全环境的特点是“东西临大洋,南北无强邻”。美国本土真正感受到威胁,是从战略弹道导弹出现后开始的,尤其是这类导弹与核武器的结合。

  冷战时期,遏制苏联的核打击是美国安全政策的重中之重。无论与苏联达成战略力量平衡也好,还是在军控领域达成《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反弹道导弹条约》也罢,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通过战略平衡和条约,使导弹与核武器对美国的威胁降到最低。

  冷战结束之后,这种情况全变了,核与导弹的扩散成为一种无法遏制的趋势。现在不论国际社会采取什么办法,都祇能使扩散速度慢一些,而要完全遏制这一势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随着近年来全球化进程加速,获得敏感技术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拥有核武器,北朝鲜、伊朗都是很好的例证。导弹的扩散更是如此,尽管国际社会做了很多努力,也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状况,而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冷战期间美苏长期核对峙,双方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核理论和约束机制。因此,两国虽然长期处于“核恐怖平衡”之下,却是安全的。冷战后随着核扩散的加剧,掌握核力量的主体越来越多,而这些新角色是不一定会按照大国的“常理”来“出牌”的。这就使问题日趋复杂,也更为可怕。尤其是美军的高技术优势越明显,这些角色越容易把核力量作为遏制美国的唯一筹码。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能觉得导弹防御系统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祇要有了导弹防御盾牌,不论多少国家拥有导弹和核武器,也不论你有没有袭击美国的企图,美国都能有效化解核与导弹的威胁。
  
  进入太空攻防阶段的第一块基石
  
  目前人类在外太空的资产,美国占了一多半。现在国际航太力量的发展,就像上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核力量的发展一样,美国遥遥领先,其他国家陆续跟上。现在俄罗斯、中国都想与美国谈外空条约,美国当然是不同意谈。为什么不同意谈呢?因为现在正是美国航太力量大发展的时候,它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谈的。但它并不是不谈,祇是不到时候,当美国在太空的战略部署基本完成,其他国家准备大举进入太空的时候,美国就要打出军备控制的牌了。

  美国在太空力量的发展上为什么立场如此强硬呢?那是因为外空对美国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美国的军事力量在全球处于鹤立鸡群的地位,这一点大概没有争议。那么它强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主要是三个地方。第一个是“看得清”。就是人家看不见他,他却能看得见人家,所谓“单向透明”。第二个是“连得上”。美国能够把分布在全球的各军种所有作战部队、所有的武器系统联成一体,形成整体合力。第三个就是“打得准”。祇要看得见,就能瞄准并加以摧毁。而美军之所以有这这三方面的优势,其实都是基于美国的太空优势。

  现在好多专家都同意,太空战的发展大概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地支援,比如探测、监视、预警、定位、导航等,冷战结束以来,这一阶段的发展已比较成熟,近几场局部战争充分展示了美军太空优势的威力。正是因为看到了美国的这种优势,大家都想往太空走,都想拥有太空优势。这个时候太空攻防战就不可避免了,也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即太空攻防阶段。太空攻防的结果,一般要出现胜者,它独占太空,就可以通过太空对地进行打击,这也就是太空战的第三阶段。

  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可以说是美国在太空攻防战阶段的第一块基石。导弹防御系统从近期看是对导弹的一种防御,但是如果同太空攻防结合在一起看,则是一种攻击武器。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反导导弹可以击中高速运动的导弹,那么它打那些相对静止的卫星,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也就是说,它事实上是一种太空攻防力量,至于是用于防,还是用于攻,则要根据美国的战略需要而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