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民进党反中操弄身份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21-11-11 00:01:18  


民进党在台湾社会不断操弄“反中抗中仇中”民粹,给两岸关系带来严重威胁。
  中评社香港11月11日电/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夏昂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1月号发表专文《身份利益视角下的民进党“反中抗中”行为探析》,作者认为:民进党再度执政以来,在台湾社会不断操弄“反中抗中仇中”民粹,给两岸关系带来严重威胁。民进党刻意强调台湾社会不同群体的身份利益差别,以配合其“反中抗中”行为,从而获得政治利益。因此从身份利益视角对民进党“反中抗中”行为进行剖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民进党的行为逻辑,同时也为大陆有针对性地反制民进党“反中抗中”行为提供新的思路。文章内容如下:

  身份和利益是国际关系理论中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作为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认为,身份是有意图行为体的属性,身份带来动机和行为。利益是行为体的需求,是以身份为先决条件的。①简而言之就是,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行为。身份作为一种客观事实,标志着个体以及群体实然和应然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台湾由于特殊的历史进程,导致族群结构复杂,台湾学者一般将台湾社会划分为四大族群: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②再加上台湾经济腾飞后大量来自东南亚的劳工移民群体,使得台湾社会形成了数个高度自我认同的利益群体。这些不同的群体在日常的互动中无不彰显着各自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身份。台湾社会的各个群体都想在政治权力分配中获得公平对待,维护自己的利益。民进党注意到台湾社会的这种群体心理,自2016年再度上台后,利用台湾族群间的身份属性差别,不断操弄“反中抗中仇中”民粹,以获取执政利益。

  一、民进党“反中抗中”行为的族群身份与利益

  民进党的族群身份认知是在台湾历史与现实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深受“台湾民族论”的影响,这是早期“台独”理论之一。其主要观点包括:台湾经过几百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中华民族的单一“台湾民族”,两岸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台湾文化”是不同于中国大陆的海洋文化,“台湾文化”与中国大陆文化具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几十年来,这些“台独”思想一直影响着民进党的行为,成为他们不断“反中抗中”的理论指导,也奠定了民进党努力推动“文化台独”的理论基础。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