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民进党反中操弄身份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21-11-11 00:01:18  


 
  在这样的对比下,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发展产生恐惧感和挫折感,担心如果两岸经济合作,最后台湾会被大陆“吃掉”。之前国民党执政时,绿营媒体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国民党精英视为“买办”,把两岸经济合作视为“亲中卖台”行为,到处宣传和平红利分配不均,被权贵垄断。⑬在这种宣传下,一些台湾底层民众错误地将经济增长乏力、收入停滞不前、贫富差距加大等现实问题归咎于两岸经济交流带来的后果。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成员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建成。⑭2020年12月30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⑮这两项重大的经济合作协定台湾都被排除在外。

  台湾民众面对台湾在全球和地区经济整合过程中不断被边缘化的趋势表现出较强的无能感,他们对社会存在的诸多矛盾的不满需要找到一个解释以及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民进党在岛内不断渲染大陆的“打压”,营造“悲情意识”。在这种错误的认知模式下,部分台湾中下阶层民众将一切对现实的不满都归因于中国大陆,导致岛内“反中”民粹主义上升。“祇要涉及两岸政治方面尤其是与统一有关的问题,台湾民众心态极为敏感,反映出相当程度的抵触情绪。”⑯这些中下阶层的民众很多都是民进党传统的支持者,是民进党的“基本盘”,他们当中弥漫的“恐中”情绪,导致了一种群体的焦虑感,容易被民进党利用。从而进入民进党惯用的二元“对立-冲突”的行为模式,倾向于用相互对立的身份立场将两岸区隔开来,台湾是“我们”,大陆是“他们”,把“台湾主体意识”作为寻求自我承认(自我)以对抗中国大陆(他者)、来肯定自我存在价值的工具,由此导致“反中”情绪甚嚣尘上。⑰民进党为了稳固这部分“基本盘”,迎合“反中”民粹,自然采取“反中抗中”的行为。

  四、结语

  建构主义认为利益是以身份界定的,所以身份-利益的不同是民进党“反中抗中”行为的重要根源。从身份和利益,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社会群体集体的身份认同应该建立在利益基础上,如果没有利益作为基础,身份认同就不会稳固,集体身份的自我认同也不会延续。利益的差异导致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政治对立。从本质上说,民进党的“反中抗中”行为反映了族群、阶级、意识形态等多元身份认同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同身份带来的利益诉求。族群、宗教、阶级等认同因素对国家认同理念带来了重大挑战。因此,今后大陆在两岸关系当中为了更好地反制民进党的“反中抗中”行为,需要从身份-利益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要以针对性的举措彻底粉碎民进党在台湾社会通过打“反中抗中牌”捞取政治利益的企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