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升级版与“李克强经济学”

http://www.CRNTT.com   2013-07-03 08:29:24  


探索一条没有财政主导的大投资,没有宽松货币和高流动性的中国经济增长之路。
  中评社北京7月3日讯/在中国总理李克强执政百日后,国际资本界开始用“李克强经济学”这个术语描述中国政府在这百日中采取的政策及倾向。

  上海商报发表时评人邓聿文文章称,李克强在成为中国经济的“总管”后,虽然相对于其他大型经济体,中国经济还呈现较高的增长率,但经济增速出现了预期之外的加速下滑,地方债务危机也隐现,贸易壁垒增加、热钱出逃。近年来,国际投资界一直有声音唱衰中国,以为下一个危机源将是中国,而6月中旬以来,中国银行间的隔夜拆解利率全线上涨,尤其是6月20日,竟飙升到13.44%,大涨300多个基点,此后,在央行的干预下,虽然有所回落,但亦处于高位,似乎正印证中国式“次贷”正在到来。

  然而,面对这个现实,李并没有选择在此种状况下惯常选择的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以使经济增长的数据“好看”些。其在这百日中,对经济似乎实行无为而治。

  文章表示,李之所以对经济增速下滑“无动于衷”,可能是因为他明白,如果为了使自己的短期政绩资本好看而出台刺激措施,则长期中国经济必危,那个时候想救都不可能,而现在还有刮骨疗毒的机会。

  不管怎么样,中国经济在经过30余年的高增长后,已经形成了一个依赖高投资、低成本和高流动性的增长惯性或路径,但是一方面,在经济总量做大后,要维持相同或相似的增长,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和货币扩张;另一方面,即使同比增加投资,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其对经济的刺激效应只会递减。不仅如此,刺激政策也会带来资产价格的暴涨,催高生产成本,致使企业利润越来越薄,逐渐丧失价格竞争力,中国外需这些年的萎缩,不仅有外部金融危机的因素,内部成本的增长也是一重要原因。在这种状况下,李就必须权衡,是要央行开闸放水促增长,还是紧缩财政和货币挤泡沫?

  现在看来,李选择了后者,他要通过改革红利的释放和制度升级来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李不仅在一个场合强调,“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同时,推动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等领域,推进社会领域的相关改革,促进社会的纵向流动。换言之,李要探索一条没有财政主导的大投资,没有宽松货币和高流动性的中国经济增长之路。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