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涉抄袭 作者:陷害

http://www.CRNTT.com   2012-07-09 12:58:12  


 
崩溃:“没权没势,这是陷害”

当年评委:颁奖给谭意在扶持儿童文学

  国内著名儿童文学研究学者王泉根,是谭旭东当年的博士生导师。他拒绝在此事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说自己很忙,没有空也不想关注这一事情。记者邀请他评价谭旭东的学术品质,他以身体不适为由,委婉拒绝。

  谭旭东透露说,自己与导师王泉根之间有些龃龉,在学术层面也有过互相批评,所以,王泉根拒绝评价,他认为情有可原。

  时任谭旭东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曹文轩表示,他没有看过《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光就当时谭旭东的博士论文而言,答辩委员会并没发现有抄袭嫌疑。至于论文品质,曹文轩不想发表评论。

  2010年,谭旭东获得鲁奖,他收到的第一个祝贺信息,来自高洪波。在接受记者的第一次采访时,高洪波表示自己没有看到柯文,不能对此事有所评价。

  当时得知谭旭东的儿童文学理论作品获奖,高洪波很高兴,虽然没有读过谭旭东的作品,但仅从题目来看,他认为该书选题值得关注,很前卫,认为这是儿童文学界的骄傲。至于具体的学术创新和价值,高洪波强调,应该相信鲁奖评委们的评论视野与学养。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义勤,为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类的终评评委,他告诉记者,当年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类书籍的竞争很激烈,共有20部作品入围,“多年来,鲁奖从未颁给儿童文学理论作品,评委们看重谭旭东这部儿童文学理论作品,多少含有这个因素”。

  吴义勤表示,儿童文学批评,在中国较为薄弱,把鲁奖颁给谭着,含有扶持之意。至于谭着的学术内容及品质,几年过去,已经记不太清楚了,“毕竟我们评委当时要看那么多作品,现在回忆,很模糊了。”

  7月7日,谭旭东告诉记者,他接到匿名电话,强力要求他不要回应柯棣祖一文,“这让我愤怒,我偏要争个说法。你知道吗,2010年去领奖,现场按身份排座,我和记者们坐在最后一排,旁边是一同获奖的东莞打工作家王十月。在获奖者中,我最没权没势。我觉得,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陷害。”
 
淡漠:研究界拒绝评论

不透露姓名者:是否正常有待反思

  沪上儿童文学研究者刘绪源,看到柯文后认为,“它似应属于学术质量不高,有拼凑之嫌,缺乏自己独立的学术观点。看来是不谙学术规范,缺少起码的学术训练。”刘绪源表示并没有看过谭着。

  记者随后致电儿童文学研究界几位著名学者,他们接连拒绝评论谭着,理由是没有看过作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身份的学者说:“柯棣祖一文,兴师问罪的意味很浓,有些用词过火,我们可以说谭旭东的作品引用过度,原创性成分不够,但不能直接判断其狂抄。这是否属于正常的文学批评,有待反思。”

  记者在知网上检索发现,讨论谭着《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只有一篇论文《从消解走向重构——电子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突围》,刊于2011年6月的《南方文坛》,署名周国清、莫峥,作者供职河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该论文也曾刊于2011年9月的《书屋》杂志。

  周国清、莫峥的论文,对谭着评价甚高,认为谭着“视野开阔,立论有力,思路严谨,站在儿童文化和文化诗学的层面,以童年的历史构建和童年文化的生成作为开掘点……明确提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重建儿童文学世界……”

  一部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理论作品,在其专业学术圈内,为何如此冷门?唯一的赞美之声,还是来自儿童文学研究领域之外。

  谭旭东解释说,自己的作品,是跨专业的,在电子媒体时代观察分析儿童文学作品,还借鉴了国外的文化批评的方法,书以少量印数出版之后,他并没有赠送给儿童文学圈内人士。

  “这也许正是他们反应冷淡的原因。我对儿童文学理论有过很多尖锐的批评,我曾说,现在的现实是原创性话语缺席,视野狭隘,精神萎缩。国内的学术圈就是这样,你说了真话批评,人家就不理你。现在出现了柯棣祖这样的文章,我认为是有人故意泄愤陷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