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请鲁迅走出中学语文课堂

http://www.CRNTT.com   2010-09-15 09:09:15  


改革开放后的语文课本
 
  不宽容和痛打落水狗般的狠毒是在培养革命小将 
 
  因为出身,因为处境,生活状况,鲁迅看这个世界是绝望的,狠毒的。鲁迅自己也说过,“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却不能”(鲁迅给李秉中的信)。有人会反驳,称鲁迅也说过“在你们的身上存在着人类的希望”,但这句话其实是写在鲁迅给延安发的电报上。在这种价值观的熏陶下,孩子只会是一个又一个的革命小将,而不是作为人的、完整的灵魂。五四以来漫长的革命史已经将斗争哲学深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而中学课本中最缺的恰恰是提倡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的普世价值;以及教孩子们如何宽容、如何爱自己和爱他人。 
 
  中学生更应该学习爱与宽容 
 
  据报道,在鲁迅被“踢”出课本之后,新增一批与鲁迅思想截然相反的课文:包括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柳永的《望海潮》、苏轼的《定风波》、辛弃疾的《水龙吟》、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鲁迅的文章让人长脾气,而上述文章则会让人长见识长思想。鲁迅教我们如何战斗,但是这些文章却教孩子们如何活着,如何和解,如何欣赏自然,如何思考人生,欣赏先贤,学习各个民族的智慧——这其实是还语文课堂以本真,而不是继续战天斗地,也能让我们这个不会原谅的民族学会原谅。 
 
   有人说:当下,我们处于鲁迅的时代,所以还需要坚持鲁迅,发扬鲁迅。这种坚持可以理解,目的其实为针砭时弊。请鲁迅走出语文课堂,不是要对现实视而不见、不是要矮化、异化鲁迅,而是要让一个被政治物化的偶像走出课堂,让一种只会“斗争”的思维走出课堂。孩子受到的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对各类文本的学习、理解和欣赏,教育不应仅是对革命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政治教化不应再与语文教育本末倒置,应该还鲁迅于本源,还语文教育以本源。 
 
  来源:网易新闻“另一面”2010年09月13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