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叶檀:为什么能源行业贪腐严重?

http://www.CRNTT.com   2014-05-26 12:11:33  


 
  这么说,中俄天然气协议是我们得到了一个大馅饼?应该是。

  首先,这对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至关重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个能源消费大国,但清洁能源缺乏,石油、天然气都大量依赖进口,煤炭至今还占我国能源消耗的70%上下。过去十多年,我国天然气消费从2000年的不到300亿立方米增长到了2013年的1676亿立方米,2020年预计超过4000亿立方米;2013年,我国仅从土库曼斯坦、卡塔尔、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就进口了353亿立方米天然气。此次的中俄天然气协议,为期30年,金额4000亿美元,最终达到每年供气380亿立方米,对于增加我国的清洁能源供应将起到重要作用—或许,今后北京的空气指数变好、雾霾天气减少,也有俄罗斯天然气的一份功劳?

  其次,有了成规模的、稳定的清洁能源来源。我国天然气进口,除了中亚国家是通过管道运输,其他都是液态天然气船舶运输,成本高、不稳定且风险大。俄罗斯天然气是从西伯利亚通过管道输送,有其一定优势。但由于开采、输送成本高,价格反而要远高于中亚天然气。但从进口来源多元化角度看,又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从商业条件上来看,我们“应该”也是赚了便宜了吧。俄罗斯输欧天然气占其出口贸易总额的10%,俄政府高度依赖天然气收入,但在乌克兰危机之后,俄罗斯威胁乌克兰要“断气”,欧盟则谋求减少对俄天然气的依赖,我们再不坐地杀价,那可真是愚不可及了—不必顾虑60年前的兄弟情谊了吧,后来不也打得一塌糊涂了么,何况我们那“疑似”饿死3000多万同胞的“困难时期”,不也有老大哥逼债的因素在内么(官方口径)?谈判谈了10年都没松口,这时候卖不出去了才来求我们,我们也不必大发慈悲。只是至少0.35美元/立方米(约合2.15元/立方米),甚至有的说是0.38美元/立方米,甚至高于俄罗斯输欧价格,而我们从土库曼斯坦进口的价格是差不多0.2美元/立方米,价格似乎也不低?有业内分析师说这更接近于俄罗斯的要价立场。但具体价格等条款据说是机密,没有公布,不好妄断。

  即使以目前资料分析,拉高国内天然气价格几乎也是肯定的。2.15元/立方米只是到岸价,这已经几乎相当于我们目前的市场零售价,再加上运输、配送等费用(据报道中石油还要为管道、储存等设施建设投入220亿美元),最终零售价怕要翻一番还不止。如果到时还维持目前的能源垄断体制,天然气价格到时多高都有可能—我们要充分相信中石油的国内加价、要补贴能力。我们一直重视能源控制和供应,但却漠视乃至敌视市场开放和竞争,所以能源供应和价格一直扭曲着,长期的国际市场高进低出都没解决,国家和国民损失巨大。中俄天然气协议,好似在这方面于事无补?

  中俄天然气协议,是中俄关系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中俄两国的关系;也是中俄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2015年1000亿美元、2020年2000亿美元的两国贸易额目标添加了一个大砝码。但我还想说的是,这也是我国能源战略的一部分,是保障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结构的一项战略举措。

  但,突然有了一个不相干的联想:我国付出了这么大的精力和代价在保障能源安全,可那些能源官员们在干什么呢?国家能源局,是国家能源战略的制定者、实施者和监管者;而其官员,则是具体执行人。国有垄断性能源企业,则是实施能源战略的绝对主体。但如今,从局长刘铁男、副局长许永盛到司长郝卫平、副司长魏鹏远等官员再到石油、电力等国有能源企业的蒋洁敏等高管,都以让人瞠目结舌的贪腐行为被查。

  能够想象这样一幅图景么?我国的能源战略,居然是由这样一批官员在领导、实施着?刘铁男、魏鹏远们,一边数着堆积如山的现钞,一边操心着国家能源安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