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叶檀:为什么能源行业贪腐严重?

http://www.CRNTT.com   2014-05-26 12:11:33  


 
  能源行业一度价格猛涨,到处是快钱,也成为利益输送的重要条件。2003年以后,国际能源市场进入上升阶段,石油、煤炭等价格处于上升周期,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毫不夸张。某产煤县的财政局长告知,当地煤老板以1亿获得优质矿,不到三个月转手就有人愿意出3亿购买,上述情况并不罕见。因此,送煤矿企业的干股,就相当于送大笔现钞,对魏鹏远家藏的1亿元现金,普通公众张口结舌,煤老板不过是淡然一笑,一支烟的功夫就可以定夺。在煤价疯狂期,只要能够获得采矿权,不要说1亿,就是几个亿,很多人也愿意拱手相送。权力寻租,在能源价格疯狂上涨的阶段,获得了最高的溢价。
 
  清代官员十分看重清水衙门、肥缺之分,原因就是肥缺之肥,一年累积的财富等于清水衙门的一百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魏鹏远先生就很幸运地轮到了肥缺的位置,其他能源企业管理者莫不如此,此时需要的是类似于廉政公署部门的严格的监管,否则仅靠道德自律,后果可见一斑。
 
  要强调的是,大型能源企业大都是垄断企业:如国家电网公司,是电网的自然垄断公司;如中石油,拥有西气东输的主要管道资源;未来如果建立一家“国家铁塔”公司——近期有传言称,三大电讯运营商将共同筹建“国家基站公司”,由中组部直接管理,将会承接运营商新建、维护基站、铁塔和管道的工作,今后三大运营商不再自建基站,而是租用国家基站公司的基站——“铁塔公司”又是一家自然垄断企业。这些垄断企业拥有巨大的自由裁量权,对政府拥有巨大的游说能力,他们可以把高成本、把利益输送的暗箱费用,让全社会的消费者来承担。
 
  推而广之,不仅能源业,只要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大型垄断企业,其腐败风险都不小。
 
  希望此次反腐是廉政公署式的长期制度反腐,同时破除垄断土壤,以利益分解、信息公开,最大限度地为这些企业消毒。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2014/5/23) 

相关评论:中俄联手敌得过刘铁男们么?

  搜狐财经2014-05-23 08:49 作者:马宇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华前夕曾说,要给中方一个惊喜。果然,普京没有食言:在普京两天访华日程安排的最后时刻,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一项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供应协议。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在上海共同见证了签字仪式。

  这当然是俄罗斯和普京政治、外交上的重要胜利,也是商业上的重大利益。在俄罗斯因为乌克兰危机而被欧美国家制裁、俄罗斯输欧天然气成了多方博弈焦点的时候,转向中国和亚洲寻找盟友和市场,已是当务之急。中国关键时候拉了俄罗斯和普京一把,难怪俄方说中国是“真朋友”。

  对于我们来说,虽然不见得借此找了一个“盟友”(笔者一直认为无论从地缘政治、历史传统还是国家秉性来说,中俄不可能是天然朋友而只能是相互利用关系—即使不是敌对关系的话,此不赘述),但“趁人之危”实现我们的国家利益则是必须的—中俄天然气协议就是这样一个东东。看看协议谈判的过程就很清楚,期间的多次跌宕起伏很说明问题—谈了十多年年啊!规模、价格、支付、管道等条款的讨价还价背后,更取决于中俄两国关系的变化,热络的时候就好谈,疏远的时候就较劲。但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中俄关系进入了“最好的时期”(俄罗斯方面语),所以才有了天然气协议的最终达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