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不出台强刺激政策”传递哪些信号

http://www.CRNTT.com   2014-04-15 08:46:17  


  中评社北京4月15日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各界对中国是否会再次出台新的刺激政策有着不少的猜测。尤其是不少处于痛苦转型中的传统企业,更是期望能借强刺激政策续命,不过这一幻想可能被浇灭了。在上周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明确表示,“中国政府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

  中华工商时报发表评论员阮修星文章分析,李克强总理的这一表态至少传递出三个方面的信号:首先,虽然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但最高决策层有信心去下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民生”这盘大棋,也不会因为经济的一时波动而改变既定战略和政策,这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信;二是对于今后的发展,最高决策层早已运筹帷幄,“通过已经出台和还将陆续推出的一系列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三是那些转型艰难或动作迟缓的行业和企业,不要再抱有幻想了,唯有加快调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尤其是3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2.4%,PPI同比降幅降至-2.3%,创下近一年半新低,业界担心中国经济有通缩的风险,部分人士建议在政策层面应该给予适度的放松。不过,就是否应该继续出台刺激政策、出台什么样的刺激政策,各界的分歧依然比较严重。持赞成观点的,不少是既得利益受损的一方。比如,受楼市降温影响,房地产商业绩承压,靠土地财政运转的地方政府更是雪上加霜。这部分人士现在跳出来,呼吁放开限购、限贷政策,加强对房企信贷上的支持,出台购房税费减免,也能让人理解。因为强刺激政策出台后,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至于政策实施后对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负面效应,可能并不在他们首先考虑的范围。

  更多的人则不太欢迎出台新的强刺激政策,理由也足够充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就警告称,中国经济若继续按照短期刺激增长的模式发展,将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2008年4万亿元带来的负面影响至今仍在消化之中,如果仍打出以前惯用的投资拉动的老套路,不仅会中断已经初见成效的转型升级之路,让“调结构”战略功亏一篑,而且粗放的投资拉动,会带来更多的产能过剩、环境污染、房价高企等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老问题,到那时候,再想调结构、转型升级就难上加难了。换而言之,再用粗暴的投资拉动,会让中国经济走上不归路。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