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民营企业家集体面临被淘汰的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3-11-19 09:26:49  


  中评社北京11月19日讯/经济观察报今载肖知兴文章《中国民营企业家集体面临被淘汰的困局》指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上一个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下一个阶段往往就成为了核心束缚力。很多中国民营企业老板,第一阶段的创业成功之后,往往因为他们无法突破自身的这层硬壳,企业无法更上一个的台阶,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植物的果实同时是种子,往往带有各种保护层。例如,我们熟悉的板栗,外面一层锋利的毛刺,然后是一层坚韧的栗壳,最后才是栗子本身。这些保护层有利于种子更好地传播,不被吃掉,不流失水分,把种子的呼吸作用降到最小等等,以最大化植物繁殖的机会。核桃与之类似。外面一层又苦又涩而且还有毒的果肉,然后是坚硬无比的核桃壳。没有合适的工具(所谓nutcracker)的话,门板夹、砖头砸,非常不容易吃到果仁。有意思的还有枇杷,果肉虽然柔软甘美,枇杷子却很硬,而且油滑无比,一不小心,就不知道滑落到什么地方去了。

  中国这一代民营企业家,与这些坚果,有微妙的类似处。首先,他们必须有强大、坚硬、独立的自我,才能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这些成功创业的老板,有的皮厚,有的扎人,有的油头滑脑,有的还有些毒性,这些都是他们自我保护手段,缺了这些,就没有他们的今日的成功。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上一个阶段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下一个阶段往往就成为了核心束缚力(core rigidity)。与种子发芽后强大的突破能力相比,很多中国民营企业老板,第一阶段的创业成功之后,往往因为他们无法突破他们自身的这层硬壳,团队和企业无法更上一个的台阶,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例如,一个堪称中国饲料界教父级的企业家,第一次创业,企业上到一定规模,欣欣向荣进入下一阶段的时候,他与主要创业伙伴的之间发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最后赌气把企业廉价卖给了别人。第二次创业,奇迹般地再创辉煌,当企业达到类似的规模的时候,他与创业伙伴之间――这次是他自己的亲兄弟――又一次产生发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这一次,不管怎样收场,结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在这层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的硬壳前,亲人、朋友、同事、专家、学者往往都无一例外地败下阵来。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