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政左经右”的路线下民营企业的命运

http://www.CRNTT.com   2013-11-12 08:45:43  


  中评社北京11月12日讯/华尔街日报日前登载吴向宏文章“政左经右的路线下民营企业的命运”提出这样的疑问:从世界范围看,有没有长期坚持政左经右路线而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国家?如果有,这种经济形态下,民营企业家会面临怎样的形势?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李克强总理邀请一批民营企业家去中南海座谈,强调“对民营企业家,政府不仅信任,还要依靠”。结合李总理最近推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有些朋友认为,新一轮改革浪潮在即,民营企业的机会又来了。

  我丝毫不怀疑李总理保障民营经济的诚意,正如我丝毫不曾怀疑前任总理控制房价的决心。当然,一项政策宣示,要放在国家发展方向的大背景下,才能更好地领会。中国目前的大政走向,越来越像所谓“政左经右”路线:即一方面强化党的领导,严厉控制舆论和限制政治民权,另一方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民间的经济权利。

  我对政治早已兴趣索然,也没有选择立场的冲动。纯从可行性的意义上,我想讨论的是:从世界范围看,有没有长期坚持政左经右路线而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国家?如果有,这种经济形态下,民营企业家会面临怎样的形势?

  先看第一问。答案是“有!”,虽然的确寥寥无几。拉美的若干国家在转型期间,有过“强人政权+市场经济”的尝试,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智利的皮诺切特,这位独裁者推翻了前总统阿连德的社会主义路线,铁腕推行了市场经济。当然,皮诺切特最终下场不佳,那是后话。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可算政左经右的成功案例,比如说曾长期处于殖民独裁统治下的香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可能是新加坡,它也被不少中国人视为样板。

  政左经右路线取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在我看来,有一些很明显的特征。比如说,它们几乎都是在殖民地或某种程度的附庸国状态下,取得经济成就的。而它们的宗主国或控制国,都是老牌的高度民主化的市场经济国家。比如智利的皮诺切特,背后是美国扶持;韩国军事政权期间有美国长期驻军;而香港则被英国统治百年之久。这些地方本土政权虽然专制,其幕后操控者仍是一个市场传统深厚的民主政体。相反,那些走了所谓独立自主路线的强权政治国家,比如同为拉美国家的古巴和今日的委内瑞拉,其市场化水平就很低,经济发展也严重受挫。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