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东转型之难与帝国宿命

http://www.CRNTT.com   2013-09-13 11:21:16  


 
  对于埃及军方的暴力镇压,美国一直否认“军事政变”,对埃及军方的援助也没有停止;叙利亚内战已经持续两年之久,奥巴马的态度一直暧昧不明,而今叙利亚战场已经触碰到了美国的“利益红线”,奥巴马去年8月声称,叙利亚政府只要使用化学武器,甚至只是“移动”它们,就碰到了美国的底线。力主美国进行战略平衡的奥巴马希望能够从中东撤出,但是叙利亚与埃及的动荡“合奏”,让奥巴马的战略难以推进。冷战结束之后,美国被保守主义作家认为是“仁慈的帝国”或者“不情愿的帝国”,美国防长哈格尔表示已经做好对叙利亚政府进行干涉的军事准备,“帝国”的魅影又一次盘旋于中东上空。

  帝国边缘地带多条断层线交汇,主权国家空有法律的外壳,穆斯林共同体的观念与世俗国家处于艰难的磨合之中。独裁政权崩解只是给埃及、叙利亚等国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但是制度的变迁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如葛兰西所说,革命不仅需要游击战,更需要阵地战,穆巴拉克、穆尔西或者巴沙尔的命运只是游击战,根本上还是要在帝国边缘地区建立稳定的宪政秩序,这绝非美国或者任何一个帝国能够做到的。规则可以移植,但是观念无法“进口”,只有当中东的信念与国家的规则融合之后,中东的动荡才会消解,帝国的魅影才会散去。

  作者是中国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2013年09月13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