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许一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可能做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3-09-02 12:22:20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曾陷入过一场大思考: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最适合发展?

  市场经济诞生了几百年,却创造了几千年的成就,这不可否认。但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资源配置模式,却越来越受到质疑。在二战前的大萧条中,市场经济的漏洞越来越明显,它容易造成两极分化,资产阶级只关心自己的收益盈利,根本不会去关心无产阶级的收益盈利。可是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真正消费的又是千千万万的这些无产阶级。如果他们的收入没有增长,社会保障没有建立起来的话,他们又如何能消费呢?这必然导致像美国大萧条中的生产过剩,产品积压浪费,甚至扔掉,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危机。看来要想铲除这种危机,资本主义需要吸取马克思的一些观点。

  这正是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源泉所在。战后的资本主义开始全面总结过去原始资本主义的教训,凯恩斯主义盛行。这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人性化的现代福利制度,破天荒的开始关心起无产阶级的生活来了。美国的工会越来越强大,欧洲的福利制度达到了顶点,德国也建立了新式的市场经济。二战以后,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将部分无产阶级发展成中产阶级,刺激了大众消费,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最适合发展?似乎已经有了基本答案。确切的说,市场经济并不就是姓“资”,计划经济并不就是姓“社”,他们其实没有姓。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吸取了计划经济优点的市场经济,配备有现代化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的市场经济才是最成功的经济模式。(除了在特殊时期,比如滞涨时期)

  中国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今又走到了改革的三岔口上,必须要反思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模式?这是个很有价值的东西。

  改革开放后,出于对过去极左思想的反思,中国的精英阶层高度推崇市场经济。这就产生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是市场的,那就一切都好,只要实施了市场经济,抛弃了计划经济,那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事实是,市场经济虽然消除了平均主义,但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经济自由化和民营化,极大的加剧了中国的贫富差距,我们忽略了普通老百姓的感受,他们缺乏好的教育医疗,缺乏完善的社保,因为这种公共产业甚至都被私营化了。导致贫苦百姓没有保障而不敢消费,即使在收入增加后,也怯于消费。

  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模式最应该在中国走?市场经济当然是一个基础,但过于纯粹的市场经济国家,走的却并不成功。放眼全世界,真正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有几个呢?美国和欧洲当然算,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也算,紧跟着英国屁股的澳洲也勉强算上。其它的洲屈指可数,非洲的市场经济完全没有培育出来,南美曾经创造过一点奇迹,但之后就销声匿迹。

  真正成功的市场经济可能也就十几二十来个,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凡是成功的市场经济,必然是配有现代化的社会保障,培育了大批量的中产阶级,本国消费能力能完全激发出来的国家。而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保障缺失的市场经济国家,必然是失败的!

  所以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后总结性口号”不好猜测,但对于市场经济模式的再思考,应该会成为其中基础中的基础。而且这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大利好!

  作者:许一力 2013年08月28日09:50来源:搜狐评论 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可能做什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