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如何让正确的改革处方产生疗效?

http://www.CRNTT.com   2013-06-14 07:52:35  


要让中国经济真正步入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轨道最根本的办法和措施还是要加大改革力度
  中评社北京6月14日讯/眼下的中国经济,正面临通缩的风险。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5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0.6%。这是2012年3月以来,PPI连续15个月处于下行通道。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时评人谭浩俊文章表示,虽然PPI下降,不代表经济下行。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只有PPI出现下降,经济过热的矛盾才能得到化解,通货膨胀的压力才会减轻。但是,按照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PPI这么长时间连续处于下行通道,总不是什么好事。至少说明经济的景气度是严重不够的。

  此次PPI连续下降,是建立在这两年来中国各项稳定经济增长措施相继出台、投资仍保持较高增速、金融数据十分完美、社会融资规模十分庞大、M2一直保持较高增速的情况下。从PPI的表现来看,政策和资金的作用并没有能够十分有效地反映到经济运行上来,反映到企业的身上。正因如此,对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更加担忧。

  文章指出,如果没有出台相应的经济刺激政策,如果投资一直比较理性,如果金融和社会融资不是那么热,或许对PPI连续下降还不必过于担忧。现在的问题是,两者已出现完全相反的现象,就不能不引起高度关注与重视了。

  眼下,中小企业运行困难,而集中了比较多的大中型企业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又因产能严重过剩而困难重重,几乎都是以行业为单位进行亏损。那么,PPI又怎么可能出现反弹和回升呢?

  面对PPI连续运行在下行通道,且金融和社会融资、社会投资等仍然增速不减,中国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作出合理调整。不然,经济运行状况很难得到有效改善,经济复苏的内在动力也很难得到发挥。在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经济已经出现复苏的情况下,曾经喊出过 “率先复苏”口号的中国,不能再让经济昏睡了,也没有任何理由和条件让经济继续昏睡了。

  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日前在2013年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表示,中国政府已经诊断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开出了“正确的处方”。他认为,中国需要重启改革,转变长期以来对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的依赖,转向依靠消费和服务业的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