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谢长廷虽加入中委会却注定孤身走我路

http://www.CRNTT.com   2013-05-10 08:44:00  


看来,谢长廷在“中委会”只能是“千山我独行”、“孤身走我路”矣。
  中评社北京5月10日讯/澳门新华澳报评论员富权今天撰文《谢长廷虽加入中委会却注定孤身走我路》分析认为, 谢长廷虽然终于加入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但其在“中委会”内将会很孤立:他加入“中委会”只剩下“维护党的团结”的功能,有游锡堃、邱义仁“把关”,要本来就是“拒中派”的苏贞昌调整两岸政策,难矣。

  在纷扰了半年有余,一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在苏贞昌主席迫于必须在赴美访问时能向华盛顿表明其拥有可以“搞掂”两岸政策的急切需要之下,终于峰回路转,于昨日主持了“中国事务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尽管按照古今中外有关机构会议的规律,首次会议确是不会达成什么结论,但从“中委会”昨日会议的情况看,即使是在今后也将难以达成什么共识,更遑论能作出什么结论,这个机构只是一个“清淡会”甚至是“辩论会”而已,党内对调整两岸政策的两个极端主张,将会在这个机构内进行激烈交锋,甚至不排除会演变成党内分裂,导致有人出走,另起炉灶。

  作为民进党内“交流派”一面旗帜的谢长廷,昨日出席了“中委会”的首次会议。但他是否能在遭受四面夹攻之下仍能坚持下去,有待观察。实际上,民进党成立这个“中国事务委员会”,本来就是谢长廷的主张,而且按照他与苏贞昌的约定,将会由他出任其召集人。但后来谢长廷却不愿加入,这既是出于苏贞昌“背信”,在谢长廷履约在党主席选举中保持中立之后,却拒绝让他出任“中国事务委员会”召集人的“私心”,更有谢长廷不满苏贞昌将“中国事务委员会”的定位,从最初连苏贞昌也已同意的“民共交流平台”,降格为“党内两岸政策沟通平台”的原因。但经过认真反思,尤其是党内涌起一股谢长廷应与蔡英文分工合作,由谢长廷选民进党主席,而蔡英文则选“总统”的主张之后,谢长廷就藉着陈菊等党内元老进行劝进的下台阶,“唔嫁又嫁”地入了“会”。这个变化,可能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