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事务委员会成苏贞昌把弄权术工具

http://www.CRNTT.com   2013-05-03 09:02:16  


苏式中国事务委员会颇有“围堵”谢长廷、蔡英文之意。
  中评社北京5月3日讯/澳门新华澳报评论员富权今天撰文《中国事务委员会成苏贞昌把弄权术工具》指出,苏贞昌前日宣布的“中国事务委员会”成员名单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结果,这个名单安排既要在政治上阻挡谢长廷、许信良的两岸及民共交流的主张,更要在组织上围堵蔡英文的“二零一六”之路。详论如下: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于去年十一月宣布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作为党内两岸政策的沟通平台。但在该委员会的成员组成方面,却是一波三折,拖拖拉拉,“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在经过五个月的沟通和讨论之后,终在前日敲定,并由苏贞昌亲自召开记者会宣布该委员会的名单,其召集人由苏贞昌自己亲自担任,委员包括中常委游锡、前主席蔡英文、“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高雄市长陈菊、台南市长赖清德、前“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新潮流系“大老吴乃仁,共八人;尚余一个名额,有可能是要留给已经公开拒绝的谢长廷。苏贞昌还宣布,“中国事务委员会”的第一次委员会议订在五月九日举行。该委员会的任务包括:对大陆政治、经济及社会情势的研判;对两岸关系现况的检讨与未来的因应;拟定民党与大陆交流的策略与原则等。苏贞昌表示,他希望该委员会能成为凝聚共识的平台,能够处理好民进党对于两岸之间各方面的关系。

  民进党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构思,本来是来自主张“和中”的谢长廷;而且苏贞昌还曾与谢长廷达成“交易”,由苏贞昌支持并任命谢长廷出任其主任委员,来换取谢长廷在党主席选举中,“保持中立,不支持特定候选人”,亦即对苏贞昌的支持。另外,苏贞昌此前也曾经说过,“中国事务委员会”的成员,应当包括党内各方面利益亦即各个主要派系的代表人物。但在去年十一月主持制定《中国事务委员会设置要点》时,却大耍花招,玩弄权术。首先是在“中国事务委员会”的定位上玩弄两面手法,将原本作设想作为与对岸进行民共交流的平台,变成汇整党内各派系意见的幕僚机构,与已经恢复的“中国事务部”高度重迭,而且将“大陆”一词改为“中国”,摆出了拒绝与对岸进行交流的姿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