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未来三年:维稳思路须有战略性重大调整

http://www.CRNTT.com   2012-11-23 10:23:07  


邱震海 (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11月23日讯/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邱震海的评论文章“未来三年:维稳思路须有战略性重大调整 二论“十八大”后的中国发展方向”,作者认为,当今天的中国已经形成主流舆论场(即传统的平面和电子媒体)和非主流舆论场(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主),尤其是当大量民间情绪都在互联网上流传、发酵的情况下,传统的“管卡压”方式一如刚性维稳,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将催生和激化矛盾,故此,“十八大”后,中国能否在维稳思路方面迈出战略性调整的一步,甚是关键。

  中共“十八大”之后,新一代领导层面临的十分重要的任务,是舒缓日益严峻的社会矛盾和各种暴力事件。这里有两个目标:一、中短期内,相当程度地舒缓矛盾的激烈程度;二、中长期内,釜底抽薪解决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深层诱因。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20年来的重大偏差是,政商高度结合不但导致社会呈现“哑铃型”结构(即富人和穷人庞大,中产阶层负荷沉重),更重要的是导致“富人富得来路不明,穷人穷得心有不甘”这一十分危险、几乎酝酿着革命种子的社会基础。中国各地此起彼伏的社会风波,已经让人明显嗅出了这一点。

  因此,新一代领导层能否在维稳思路方面有战略性重大调整,与能否下定决心退出市场一样,成为未来三年里一个关键性的观察指标。

  中国近年发生在各地的社会稳定事件,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星星之火”。但如何使“星星之火”不致形成“燎原”之势?这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切入口。

  中国国家机器这些年的做法是刚性维稳,从治安和舆论两方面入手的控制措施日趋严厉,其结果是治标不治本,社会气氛和官民关系更为紧张。近年虽有广东等地的“创稳”思维和举措,但似乎依然远水救不了近火,也未见广泛推广,各地社会矛盾和治安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国家机器对社会矛盾的性质及其程度,显然存在严重误判。今天星星点点的社会稳定事件,有两个特点不容忽视:一、这些社会事件迄今都不以推翻现政权为目的,而都有其十分具体的诱因;二、这些事件即便加起来,其程度也尚未达到动摇现政权的目的。

  但这不等于人们可以继续拖延对这些社会稳定事件的诱因的解决,更不等于可以采取刚性维稳的方法来解决(实际上是激化)矛盾。事实上,若任由这一趋势蔓延下去,那么中共所担心的执政基础受到损害,将早晚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如此,若任由这一趋势蔓延,那么未来三、五年内各地的社会风波将继续激化,最后导致难以收拾的局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