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熊丙奇:仅“清退”研究生还不够

http://www.CRNTT.com   2010-09-22 11:35:31  


 
  在管理环节,与官员、老板读研心态一致,学校也不指望给他们多好的教育,而主要“回报”给他们一张文凭,因此一招进校园,完成“交易”,就让他们“放羊”。据报道,一名将被清退的国企高管说,“我一次性交了几万元学费,学校收了钱就不管我们了,连通知上课时间、地点这些基本的服务都没有做到。”

  上述问题显然不止华中科技大学存在,而普遍存在于国内所有高校。这需要反思研究生单招政策(是否还有保留的必要),需要检讨研究生导师资助制(这一制度要求导师必须有课题才能招收学生),需要审视对教授的考核指标(在科研上以经费、课题作为指标,在学生培养上以数量和毕业率为依据),需要重建研究生导师制。可以说,这一次清退,是对研究生问题的大曝光。

  那么,清退能否引出上述反思,并导向新的培养、管理制度构建呢?这恐怕很难。从华中科技大学看,有关部门是很不情愿公布具体细节的——这从媒体的报道中可见一斑——而且,就清退本身而言,也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尾巴,有学院负责人就表示,清退也并非是彻底清退,若想继续攻读该院博士,名列清退名单的学生可以申请再次延时,学院将尽力去争取。以此情形,学校下一步可能从“高调”转为“低调”,不会顺藤摸瓜,查找所有可能令学校难堪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改革。至于其他高校,笔者所担心的是,这些高校看到华中科大这次清退,居然引出学校这么多的招生、培养、管理问题,会从中得到“教训”,干脆不清退。

  其实,真正办学,是不惧怕问题的,华中科大迈出了揭开问题的第一步,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甚至有必要对招生、培养、管理中的失责、“权钱交易”进行问责(或者也可采取责任认定但豁免的方式)。如是,才能清理一系列不合格的制度,从教育角度与学术角度,建立全新的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新体系,让研究生教育回归正途。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支持这种改革,将其作为国家教改的试点,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为其他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借鉴和经验。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