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中国外交 从经营南海到布局“海丝”

http://www.CRNTT.com   2016-04-03 00:15:40  


 
  命脉上的争夺:中美南海上的较量

  应该清楚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命脉与咽喉在中国南海。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它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又是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位居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海上十字路口”。南海不仅是亚太地区的地理交汇地带,还是世界重要的海上通道。南海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海上通道之一。在我国通往国外的40余条航线中,有近30条通过南沙海域。全球大陆间的商业运输约90%要通过海洋,每年占世界总吨位逾50%的商船经过麻六甲、巽他和龙目三大海峡(Lombok),⑥由麻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而且,几乎所有的船穿过麻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都必须通过附近的南沙群岛。⑦南海是中国石油运输和海上贸易的生命线。同样,日本、韩国和台湾80%以上的石油输入依赖该航道,经过南中国海运输的天然气相当于全球贸易总量的2/3;毋庸讳言的是,谁控制了这里,谁就控制了本地区海上运输的生命线。同时,南沙群岛位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腹地,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越南国土是一个南北走向的狭长窄条,缺乏战略纵深,必须依靠南海来拓展越南的国防空间和战略纵深;而菲律宾则把南沙群岛比作“直抵菲律宾腰间的一把尖刀”。⑧对应地,若中国在这一地区取得了主导权,那么中国的战略前沿则可以南移1000多公里,大大提升海南岛作为华南大陆海上门户的防卫能力。

  更具挑战的是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美国过去一直在南海问题上恪守中立和不干涉的政策,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以及1995年中菲美济礁冲突之后,美国对南海的基本政策由“不介入”转为“介入但不陷入”。再到2010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没有同中国事先沟通的情况下在越南河内做出了关于南海问题的声明,标志美国转向了在南海问题上实际上的“选边站”。美国一是试图把南海问题与其“国家利益”挂钩,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前沿的存在——美军已在新加坡部署新型濒海战舰,在达尔文港部署海军陆战队,在苏比克湾部署潜艇,而金兰湾则成为美国航母驻泊目标;二是直接挑起事端、制造摩擦,将南海问题视为谋求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的新的战略联接点,南海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新的斗争焦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