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中国外交 从经营南海到布局“海丝”

http://www.CRNTT.com   2016-04-03 00:15:40  


 
  “海丝”的中国意图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由此,“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应该说,“海上丝路”进一步表明中国长期以来海权与陆权之争出现战略性变化。问题在于,美国的海上优势一直是美国霸权的基石,并且美国始终坚持认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和影响一直取决于它的海上力量。②正因为如此,中国实力的增长,及任何与海洋相关的政策或行为都容易被视为对美国西太平洋海上霸权的挑战。那么,中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真实意图何在?

  首先,中国“海上丝路”的倡议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加强、深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中国—东盟关系从1991年成为对话伙伴,到1997年12月双方确立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再到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确定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年,中国政府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不仅如此,在东盟对话伙伴中,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贸区。中国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发展深化同东盟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由于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打造自贸区升级版,促进中国与东盟全方位合作,加强海上合作,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这使得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东盟必然选择与根本需求。换句话说,中国海上“新丝路”构想的基本目的还是在于加强、深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周边外交的产物。

  其次,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和平与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腾飞,特别是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全球主要外汇储备国,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中国已在更多方面有能力帮助别国,中国能够携手各国共同应对金融风险。正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决策层审时度势,下决心把中国发展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反过来再把世界发展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为中国的剩余资金、制造设备寻找更大、更广阔的市场。所以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以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更多国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