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评论:中国仍然不会大规模强刺激经济

http://www.CRNTT.com   2016-03-02 10:05:19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增长率仍运行在合理区间,符合6%-7%的潜在增长率,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能保证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而全球经济只是进入低速发展的“新平庸”阶段,并未出现大的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中国尚无必要以强刺激应对。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时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好实行定向调控。

  战略定力,定在哪里?定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上。稳,就是宏观政策要“稳”字当头,不搞强刺激;发展局面要基本平稳,守住风险底线。进,不是追求高增长,而是追求提质增效,追求结构优化。

  在这一背景下,观察2011年底以来的央行历次降准、降息,均不应看做是重大货币“刺激政策”。尤其是“全面+定向”的降准方式,一方面在宏观调控方面实施预调,另一方面体现了结构性支持、定向调整的意图,以增强对薄弱经济环节的金融支持。这一套“组合拳”正是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反映,没有改变松紧适度的基本面。

  央行称,此次降准旨在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此次降准在预期之中,主要是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需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流动性。

  去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中国今年的经济发展定调。

  一个处于困境的企业,如果从传统思路出发,或将持续增加投资、扩大规模甚至增加雇员,而越来越高昂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将侵占利润,生产越多亏损越多;而从供给侧改革出发,则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资本效益,升级甚至创造新产品以刺激新需求。

  目前,中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积极放开市场准入。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高新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均需要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予以支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