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霍建国:中国经济在困难阶段更容易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16-02-24 00:16:49  


商务部经济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昨日出席“经济每月谈”活动。(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张爽)商务部经济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昨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经济每月谈”活动中表示,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阶段,很难形成开放的压力。但当中国经济进入到比较艰难的发展阶段时,恰恰有了开放的机会。

  霍建国认为,中国经济在发展最快的时候很难形成开放的压力。今天中国的经济进入到比较艰难的发展阶段后,恰恰是一个开放的窗口。因为现在经济发展没有突破口,如果一旦在对外开放上作出突破,就有可能会搞活一盘棋。

  “比如财税改革。财税改革是我们目前谈得比较多的重大改革之一,当中央财政在宽裕时做财税改革会轻松很多,但那时候很难主动做出来财税改革。我们今天要推动财税改革,难度要比以往更困难。中央财政已经比较困难了,财税改革不管是个税改革还是中央地方分税制的改革,无外乎是中央要让利,实际是通过让利让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的是让利原则。如果做不到让利,那就解决不了进一步放松搞活经济的问题,所以是一个矛盾。”

  “再如国企改革。现在国企改革实际上就是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和去垄断的过程。今天国企仍然是我们经济增长支柱型的部分,国企改革要非常慎重地把握好,如何定位国企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做优做大做强。现在的去产能压力也是很大的,去产能如果完全用大包大揽的方式,靠资金投入来缓解安置下岗职工,以及做一些破产安排的话,这个压力会很大,中央也很明确,多兼并收购,少破产,政策是清晰的,但怎么去落实?现在的僵尸企业比例是很大的,僵尸企业怎么兜底?这些改革在当前的情况下看,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握好改革的节奏、时间点、发力点,在最恰当的时候启动改革,效果是好的。”霍建国说。

  霍建国还指出,信息的公开透明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要以为很多消息不对外公开似乎就稳定了。其实如果能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实际上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很多弱势群体和更多参与者通过信息会做出一些科学的判断。”

  霍建国说,外界普遍地在说中国的资本大量外流,公布了一个数字是1000亿或者1400亿,大家就开始猜,是不是都是老百姓换的汇,是不是都是外资流出的。其实作为管理部门,完全可以公开一些数字,上个月外流的资金如果一共是1000亿,其中作为正常还债的企业,支付国际债务的占了多大比例,正常的外汇交易支出的有多大比例,老百姓换汇的有多大比例,外资利润汇回的有多大比例,把这些数字交待出来。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