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输出衰退论”背后意图耐人寻味

http://www.CRNTT.com   2015-10-01 07:45:32  


事实证明,中国经济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将是推动世界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
  中评社北京10月1日电/近期,世界经济复苏再现变数,全球股市、汇市、商品市场大幅震荡。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文章表示,面对新情况、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保持定力,主动作为,不断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集众智、谋众筹、聚众力,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动力源

  文章介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不搞强刺激,科学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稳”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同时,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动力加快孕育,“进”的因素继续累积。

  近年来,中国顶住了“三期”叠加带来的较大下行压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全球第一。2009~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8.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0%的年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高于同期美国18%的贡献率。

  步入新常态后,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2014年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3.3%,比2010年提升4.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仍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

  二是进口数量稳中有增。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群体,进口需求十分旺盛。

  三是出境旅游人数和消费金额快速增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不断攀升,海外旅游消费持续升温。中国游客既“游”且“购”,海外旅游消费总额连续3年稳居世界第一。

  四是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美元升值、全球资本回流、流动性减少以及投资收益大幅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国却出现了新一轮的对外投资热潮。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1231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连续三年位列全球第三,为稳定国际投资环境和带动被投资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经济深受世界经济调整之痛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有其内生主动调整的因素。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巨大冲击。

  一是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导致中国出口增速明显回落。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呈现出低增长、不平衡、多风险的特征。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导致全球贸易低迷,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连续数年低于2000点的贸易平衡点,今年以来,基本上在500~1200点震荡。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在保护自己有限的国内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明显增多。受此影响,近年来中国出口压力不断加大,出口增速明显回落。

  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中国“被通缩”。近年来,中国工业生产领域持续面临着一定的通缩压力。截至今年8月份,工业品价格同比连续42个月下降,并且降幅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尽管有传统领域产能过剩的因素,但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由此可见,中国没有输出通缩,而是被输入通缩。

  三是在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实行量化宽松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饱受被动升值之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连续推出多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欧洲步其后尘,推出强度更大的量宽,使得人民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被动升值。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