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 |
智库杂志:通过市民社会推动两岸关系深化发展 | |
http://www.CRNTT.com 2015-07-05 00:45:04 |
台湾方面针对大陆要求在两会交往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1992年8月1日,由“国统会”通过《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其中指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统一以后,台湾将成为其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 笔者认为,台湾方面表述“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采取的是“平行列举”的方式,把两岸各自对“一个中国”政治涵义的观点,同时、平行地列举出来。正因对“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两岸的观点矛盾差异、互相反对,凸显出在“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两岸实质上无共识,两岸各自的政治观点,经过“平行列举”,效果就是政治涵义被平衡掉、被搁置、被回避,这样,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也就不可能进入“九二共识”。 通过对1992年10月两岸两会在香港举行会谈,包括之后的11月,两会往来的函电进行研究,笔者认为,两岸两会从未对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进行过讨论,所以,两岸两会不可能对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是否可以各自表述”达成共识,而大陆对台湾所持“一个中国政治涵义的观点”,又是明显反对的立场和态度,两岸两会不可能对“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达成共识。1992年香港会谈的最后,两岸两会达成各自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笔者采用“非政治中国”与“政治中国”,这两个“界限分明、相互区别”的政治学范畴,来揭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一个中国若有政治涵义,就是“政治中国”,一个中国若无政治涵义,就是“非政治中国”。既然1992年两岸两会没有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并且,对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两岸有明显的矛盾与分歧,就是说对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两岸没有共识,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不在“九二共识”里面。因此,两岸就不是在“政治中国”范畴,而是在“非政治中国”范畴,处理一个中国。 综上所述,两岸两会是在一个中国属“非政治中国”范畴基础上,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笔者概括“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个中国属“非政治中国”范畴。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