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一刀切规定将医院死亡率逼成“死亡指标”

http://www.CRNTT.com   2014-07-30 11:18:44  


一刀切的“死亡率”幷不能真实反映医院医疗水平,有悖于医疗服务评价初衷。
  中评社北京7月30日讯/近日,卫计委发布《二、三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医院“死亡率”标准引发医疗界广泛质疑。尽管“死亡率”可以被科学合理地统计,但一刀切的“死亡率”并不能真实反映医院医疗水平,有悖于医疗服务评价初衷。

  一,此次被诟病的“死亡率”错在对医院不可控因素不加甄别,将本应科学合理统计的死亡率规定为一刀切的数字

  统计医院“死亡率”这件事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死亡率的统计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考察一刀切的数字。美国的四种主流医疗质量评估体系都将“死亡率”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医院评价体系当中。但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医疗质量评估体系中的死亡率统计都对医院不可控的因素进行了甄别。

  比如,在芝加哥大学国家研究中心(NORC)提出的“医院质量指数”(IHQ)评价体系中,统计方就会根据专科死亡率、收容量、医护人员-患者比例计算出医院的总死亡指数(APR-DRG)。在“美国百佳医院”评价体系中,风险调整死亡率指数(Risk-adjusted Mortality index)也是一项重要指标,该指数根据病人的医疗记录和医院具体情况构建预期死亡概率的数学模型,将实际观测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概率比较得出标准分。

  二,科学的死亡率应该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分类分别统计,进而得出医院总体死亡率

  在美国绩效科学研究中心(CPS)提出的、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IQIP)中,统计住院死亡率和手术死亡率都是基于“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的,即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将病人分入500-600个诊断相关组,统计每个诊断相关组的死亡率,进而综合计算总体死亡率。这就保证了“死亡率”数据是基本排除了医院不可控因素的,且可以拆分各种疾病单独的死亡率和其他医院进行比较,从而能准确比较各医院和专业在医疗质量上的差距。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