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洪振快:历史如何让亲美变成仇美

http://www.CRNTT.com   2013-03-30 11:13:00  


当中国民众在报刊上看到毛主席与“美帝国主义头子”尼克松“握手言和”时,普遍感到惊愕以致目瞪口呆。
  中评社北京3月28日讯/财经网日前登载历史学者洪振快的文章“历史如何让亲美变成仇美”,文章说,从1945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短短的几年中,中国人对美国的心态发生了急剧转变,从亲美变成仇美。

   从1945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短短的几年中,中国人对美国的心态发生了急剧转变,从亲美变成仇美。

  1943年,抗战艰难时期。7月4日是美国独立纪念日,中共党报《新华日报》发表社评,题名为《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文章中说:“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中国人感谢着‘美麦’,感谢着‘庚款’,感谢抗战以来的一切一切的寄赠与援助;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我们相信,这才是使中美两大民族不论在战时,在战后,一定能够永远地亲密合作的最基本的成因。”

  客观地说,假如没有美国,中国的抗日战争能否胜利,恐怕是个未知数,至少,抗战不会八年就能胜利。对于抗战期间美国对中国的实际援助与贡献,当时中国国内各阶层对美国普遍都有好感。《新华日报》的文章是给国内各阶层尤其是知识分子看的,这篇评论文章显然能赢得读者的心。储安平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战争时期,中国人对于美国都怀有一种广泛的好感。这种感情,包含着感激和敬佩两种成分。在战争中,美国援助我们,鼓励我们,支持我们;除了在日后发觉的雅尔塔会议一次以外,美国没有背负过我们。我们赖有美国的支持和援助,乃得咬紧牙关,撑过最艰苦最黑暗的日子,以期获取最后的胜利。……中国人感激美国,器重美国,甚至崇拜美国!这种广泛普遍的友情,在国际历史中亦不多见。”这个看法在当时的知识阶层中应该具有普遍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