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 |
张亚中:两岸和平发展期应是统合期 | |
http://www.CRNTT.com 2013-01-21 00:23:30 |
有了1992年的两岸基本互信,1993年的“辜汪会谈”得以开启,达成四项协议。不过,不到两年时间,“九二共识”就已经开始变质。 首先是1994年在李登辉主导下,当时“陆委会”黄昆辉主委所公布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俗称大陆政策白皮书),将“一个中国”解释为一个“历史、地理、文化、血缘”上的中国,换言之,在李登辉的眼中,“中华民国”不等于中国,中国只是一个民族的概念。当“中华民国”不等于中国时,“两岸分治”就不再属于朝向“统”的光谱了。从李登辉在1999年再明确表达两岸为“特殊国与国”关系后,可以确定李登辉的两岸论述为“一族两国”。 “一族两国”等于将“两岸分治”从治权的“分”转化为主权的“离”,进入到“离”的论述,在下一节细述。 2008年马英九上台以后,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开展了两岸的大交流时代,但是马政府所说的“九二共识”与1992年的共识已经有了区别。 第一、严格来说,“一中各表”只是台北对“九二共识”论述三点中一点而已,但是在马政府的论述中,已将“九二共识”窄化为等同于“一中各表”,而不提其它两个“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谋求国家统一”共识。第二、将“谋求国家统一”的内涵转化为“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第三、1992年时,“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是台湾社会的普遍认同,但是2008年以后,“我是中华民族一分子、我的‘国家’是‘中华民国’、我是‘中华民国国民’、我是台湾人”已经是马政府的主流认同论述。 从1994年起迄今,“去中国化”的认同已收效果,愈来愈少的台湾人会认为自己也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的认同快速消失,已经没有人说“中国就是‘中华民国’”,而是以“中华民国”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来表述。“一中各表”与“一族两国”的界线愈来愈模糊。目前台湾所有民意调查对于“我是中国人”的认同均呈现愈来愈少的现象。 “一国两区”的主张呈现两个面貌,第一、“一国”限缩于“一国即是中华民国”,而没有其它的解释空间;二、当“两区”的概念趋近于“两国”时,当“中华民国”愈来愈等于“台湾”时,国民党又主张“维持现状”、“不统、不独”的立场,却反而加速了两岸在认同上的分歧。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