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民族复兴式科研图什么 | |
http://www.CRNTT.com 2012-08-08 12:10:27 |
网易新闻《另一面》今日刊发评论文章“荒唐科研不只为套经费”,详细内容如下: ■ 为免祸,“大跃进”时全国科研人员“放卫星” 1958年全国“大放科研卫星”时也不需要官方基金拨款上课题,一样取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成就” 杨宜勇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回应,2007年,他们就发布了第一份民族复兴报告,5年之后,他和同事花了一个月时间完成了这份新的报告,其间没有花国家一分钱,纯属“业余爱好”。像“中华民族复兴指数”这种不是课题也没有经费、由财政供养的专家学者搞的“不花国家一分钱”的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并非仅见。 1958年8月8日,上海举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跃进展览会,上海地方工业、上海高校、中科院和中央各部委在上海的研究机构共60个单位参展,共展出实物、图片和图表2600多件,“其中440多项达到或超过了国际水平,其余更多是国内或上海首创的”。参加展览的单位还提出了进一步的跃进计划,如煤炭变珠宝,废气变黄金,陶瓷像钢铁坚硬,钢铁像陶瓷耐高温,做到“肿瘤低头,高血压让路”。 北京大学自称在半个月内完成680项科研项目,超过了过去三年科研项目的总和,其中100多项是尖端技术科学,有5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仅仅半个月后,北大的科研成果就突然达到了3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 南开大学当时的科研也很神速。1958年8月10日开始,南开党委领导4000多名师生,掀起大搞科学研究、大办工厂的高潮。第一夜就提出2000多个科研项目,其中大部分是属于尖端科学的,不少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以上这些项目自然也不消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库、科技部软科学项目部”这些负责官方科研经费的机构里拨款,不过不需要像“民族复兴指数”一样研究好几年,就能达到与之不相上下的“科学程度”。但当时的科研人员如果不放“卫星”,就很可能被打入另册受到抨击。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