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 
中评社台北论坛:客家族群政治板块变化

http://www.CRNTT.com   2010-12-03 00:17:02  


 
  族群政治的杠杆作用

  我曾借用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提出“族群政治的杠杆作用”来说明1994年“院辖市长”改为民选以后,在相对多数制之下的台湾选举政治生态,(出示《客裔族群生态的深层解析》一书的封面设计图)以台北市长的民选为例,因福裔、陆裔选民数相去不远,50万左右的客裔市民便成为候选人必争的对象,使客裔选票有讨好的价值(同年的高雄市长选举,因当地福裔人口占绝对多数,所以当时并未出现与台北市同样争取客裔选票的情势)。1996年以全台湾为范围的“总统”首次直选以后,此一情势便确定下来,这并不是客裔族群多么团结,使候选人畏惧客裔族群这个群体,而是在相对多数的直选制之下,候选人畏惧每一张选票,必须讨好包括个别客裔的每一个选民,因而提出“以客家之名所包装的选战策略”,名之曰“客家政策白皮书”,也因此被包括客裔在内的各方误认为客裔是一个团结的群体,客裔政治板块坚实。本人同意,的确,自客家发声运动出现以来,客裔的部分菁英也看透笔者分析的前述选举政治生态的本质,因而借力使力,将客家发声运动的诉求包装成客裔主观意志,也就是在杠杆图上左边的小球,右边的大球则是政治客观情势。这些诉求也获得许多想要改变现状的客裔的支持,因而显示出一定的力量,图上的那个支点就在直选制度。

  所以,严格地说,在1996年开始实施“总统”直选之前,在全台湾范围内,客裔在台湾政治上不具任何地位;只有在“总统”直选以后候,客裔在台湾才开始有一点点实质地位。在杠杆图上作为支点的直选制实施之后,候选人为求胜选及连任,多少要对客裔族群开出竞选支票,否则可能就差那些票数而饮恨。以1996年“总统”首次直选为例,当时到处宣传自己是客裔的李登辉,获得寻求认同偶像的客裔给予70%以上的支持率。但李某对客裔开出的20余项支票未曾兑现,客裔乃将选票投给在省长任内表现出不漠视,也不忽视客家庄建设的宋楚瑜。也就是说,2000年国民党的提名的连战、萧万长被客裔选票抛弃,仅得到客裔20%的支持。总之,在前述政治杠杆作用图上,支点是相对多数制的“总统”直选,虽然客裔力量非常有限,但因支点接近客观情势的大球,小小的力量就足以撼动它。惟若游戏规则改变,从相对多数制改为绝对多数制,则其支点将往左移,远离大球位置,客裔的小球所能发生的作用大大降低。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族群因素仍为台湾政客操弄的主要法宝。人口数仅占全台湾17%,散居各处又无共同利益的客裔族群,若当今执政者正在研拟的绝对多数制得予立法通过,取代相对多数制,则客裔将不再是候选人需要特别注意的对象。也就是说,参选人可以不再理会客裔选票。

  从李登辉、陈水扁到马英九的参选过程中,他们都曾宣称自己是客裔,其实都只是想要取得客裔的票。像李登辉竞选“总统”的时候曾到处告白,说他自己是客裔,他也确实是客裔,但除了竞选时嘴巴上和客裔有关系,选前、选后和客裔毫无关连。陈水扁竞选“总统”前,曾多次宣称自己是客裔,但2004年取得连任后,没有连任的压力,不再需要客裔选票后,立刻由陈氏宗亲会出面说陈某不是客裔。马英九选“总统”的时候也说自己是客裔,如果他连任成功后,许多人怀疑他会继续说他是客裔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