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禁得起推敲的国史是怎样修成的

http://www.CRNTT.com   2010-08-11 09:16:00  


 
  耗巨资修史诚意可嘉,成果待考
 
  国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不是谁的礼物  “断代为史”,历史原本就是一项耐得寂寞、需得时间的慢工细活,而官方工程往往限时、限量,恰于修史的规律相悖,揭傒斯的例子固然是极端了一些,但不久前的某“献礼”工程,不也因为要赶在某个“节点”出“阶段性成果”,弄出一锅夹生饭来么?再往前点,为了修纂“前四史”并赶在献礼前完工,尽管动用了当时史学界名家,但是仍无法完工,却因为时间过紧,导致“前四史”的整理方式、体例都不一样,影响了整个修纂过程。
 
  修国史者越多,史书的思想性越差   不仅如此,修史不同于考古,甚至也不完全同于历史研究本身,而更多带有一种修史者对历史现象的解读色彩,这从“春秋三传”,从二十四史发端的《前四史》就已见端倪,同一套史书参与者越多,这种解读色彩也就越弱,往往反倒会影响史书的思想光辉,《二十五史》中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正是由一两人牵头的几套,如《史记》、《汉书》、《三国志》、《新旧唐书》和《新五代史》,而唐代、清代修史由于参与者众,不免“相互打架”,这并不是偶然的。中华书局此次“国史修订”能否打破这一怪圈,仍需拭目以待。
   
  仅作微调不必劳师动众,不妨按纯学术来做   其实正如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先生所言,由于是“辅助加工”而非直接创作,政治风气对老“点校本”的影响微乎其微,相比较于唐初对南北朝史书的直接增删篡改,和元、清对涉及避讳处的删削,老“点校本”对二十五史正文的改变,只是段落、提行、标点符号等,而在注释方面,也仅仅是繁简详略的不同,并不伤筋动骨,这种现象不独在史学,在其它传统国学领域,如《康熙字典》、《全宋词》和《辞源》等的编纂方面,也出现过同样的现象,其中饱含着老一辈学者的良苦用心。正因如此,如果“国史修订”仍限于版式、标点和训诂方面的微调,阵仗其实无需很大,裴松之注《三国志》,注解的字数倍于正文,不过一个人搞定;胡三省于颠沛流离中训诂《资治通鉴》,其间还丢过一次书稿,仍然可以独立完成。人少事简,固然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却也省却了协调和磨合,只要不把“修订”当做一个献礼性的、限时限量完成的使命,而仅仅当做一项精益求精的纯学术工作,早一天完成固好,晚一天完成又有什么关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