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 
国民党不要做选举机器 需有大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0-06-23 00:20:20  


 
  国民党的改革已陷入“套套逻辑”

  有关国民党党务的,我觉得已陷入一种“套套逻辑”:意即党中央先说一套要如何“去黑斩金”、“净化瘦身”,但在作法上却没有公平的配套设计,并且可以一以贯之的落实;结果就是没办法真正割舍地方派系,从县市议会正副议长的提名可证明,所以是“做半套”;最后,到了五都选举和“总统”大选,无论是提名还是辅选模式,还是要靠原来的老套。所以党务改革就成了是“说一套、没配套、做半套、靠老套!”

  今天如果金溥聪或国民党敢说,我的改革不惜丧失政权,那我就觉得你是玩真的;如果不是的话,在结构上,五都与“总统”大选,其实还是要靠地方派系与地方政治人物的支持,那金溥聪现在要做的应该是悬崖勒马,不要再谈些无法贯彻的理想或公平执行的方案。或者,至少在身段和态度上放软,并且把真正败选的检讨,指向“众所周知”的原因,即执政政绩,而不是3月3日国民党中常会检讨所讲的那套托词:“贿选、党产、形象、基层党工”。甚至金溥聪提及,要跟派系恶势力切割、跟贿选切割;用这些“意有所指”向地方派系,并让其感到非常寒心的言语,其实大可不必了!配合刚才林老师强调的,国民党改革面临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整个党生存意义的改变,与整个格局其实已经变小。我认为,从这个认知出发,并权衡政治现状,构思可形的政策,才是正途!

  国民党支持者的集体焦虑

  过去两蒋执政,国民党的存续关乎“国家的生存、民族的生命、百姓的生计”,整个党还有“逐鹿中原”的理念、经验与背景。因此是三民主义理念的结合,以及败退至台湾生聚教训后的浴火重生,这是台湾经济起飞的内在动力之一。到李登辉时代,开始民主化,党自身的生存比国族的存续要来得重要。所以他着重的是党的政权延续,故顺势将国民党转型成为一个选举的政党;并以利益共用为诱因,引入党内地方派系与本土政治势力:一方面打击党内的保守派,巩固自身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一方面连结党外民进党的新兴势力,推动政治菁英的汰旧换新,形塑其在“岛内”的政治共主地位。但在他领导下的国民党至少还是个共同体,一个透过利益交换,而将政客的政治生命与党的执政延续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而且,在李登辉执政的初期与中期,还有一个仪式上与大陆联结的愿景提供:“经营大台湾、建立新中原”。也算是还有理念的结合与道统的延续。

  至于马英九上台之后所强调的“不统、不独、不武”,纵然有其必要性,亦即马政府必须承接陈水扁“安内”的论述与作为,包括政务与党务,就显得荒腔走板。“三不”对党机器、党内菁英与派系来说,其实是不痛不养的。因为并没有提出层次够高的国家与党的奋斗目标,故无法带动认同感与归属感的营造,最后陷入一种没有愿景的集体焦虑和不安定感。仅剩下在利益的交换与结合,又可能在党务改革的大纛下被葬送掉!许多地方政治人物在2008年拼命替马抬轿子,但结果是被马踢得远远的,甚至要被金小刀给消灭。所以,现在国民党在格局上已经降低到各个派系、政治精英的生存之战。讽刺的是,这个生存的威胁可能不是来自于反对党,不是来自于自己政治生涯规划延续的外环境负面影响,而是来自所谓党内改革的“刀”面向了自己。

  因此,国民党在施政上、在党的政务上,如果继续是理想性大于妥协性,而且没有一个相对的配套的话,我觉得会是非常严重的危机。几个可能解决的方法,刚刚几位先进也都谈到。主要是国民党现在改革的现状,提名一些形象清新但不会当选、不受在地政治势力与民众青睐的候选人。可是县市议长的提名上,仍然是地方派系,这就是自打嘴巴。所以,我认为党的改革无法脱离现实,而且要有“贴合人性的包装”与“富同理心的细腻推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