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和平协议需要大智慧大手笔大心胸

http://www.CRNTT.com   2009-03-31 00:25:03  


和平协议是高度政治性议题,双方应设计合适的身份开展谈判。
 
    敌对状态需要定性

  谈论结束敌对状态,首先要明确两岸为何敌对,即敌对状态的性质。

  两岸敌对,始于20世纪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双方在如何建设中国的问题上政见对立,以致兵戎相见。国民党败退台湾,内战的表现形式演变为两岸敌对。故两岸敌对状态所以形成、存在,根由中国内战的延伸和继续。

  国共两党的党争与政争,是一种早已形成却在不断弱化中的敌对状态。战争、流血,曾使国共两党间的敌对、斗争达到巅峰。自1979年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和1991年台湾“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以来,国共两党关系随着两岸人员交流、经贸往来的扩大亦在改善之中,直至2005年实现了历史性的两党最高领导人会面。所以,双方敌对关系虽未正式结束,实已为结束营造了充分条件和良好氛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掌控政权后,人们确实对两岸早日结束敌对状态寄予了很多期许。

  当然,我们还应清醒看到,两岸间还存在日益尖锐化的统、“独”之争。“台独”思潮在台湾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泛滥于80年代。李登辉在台湾主政,其“台独”意识和行为已是路人皆知。之后,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湾执政,欲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大陆方面则坚决捍卫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近10余年的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和面临危机,非由传统党争造成,而几乎全由统、“独”之争引发。民进党的“台独”立场相当顽固,但他执政8年,也没法完成“法理台独”,两岸间的统“独”之争,还没有发展到必须战争解决的地步。民进党又从未止步,尤其该党执政期间,搞“去中国化”、“烽火外交”、“正名”、“修宪”、“一边一国论”,步步向红线逼近。2008年,民进党败选在野,作为仍有相当实力的政治力量,其诉“独”言行更趋挑衅性。故两岸间的统“独”之争还将长期延续,不会消除。

  民进党基于“台独”立场,一直在把两岸敌对状态阐释为是“主权之争”,造成大陆欲“武力犯台”、“并吞台湾”的印象。混淆两岸敌对状态的性质,是推行“台独”的必要前提。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2月31日的讲话再次明确:“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终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如此认识,既是给敌对状态准确定性,也是结束敌对状态的政治基础。

  结束敌对状态,是结束一个中国内部两岸间的敌对状态,这无疑是对“台独”的排除和打击。可以预见,“台独”势力将对和平协议进行强烈抵制和攻讦。尽管如此,在国民党执政时期两岸签订和平协议将是一件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它会向台湾民众表明,两岸完全可以找到和平相处之道,国民党能够为台湾带来和平。鉴于目前岛内政治生态状况,人们有理由担心,如果一旦“台独”势力和人物再度执政,再次推动“法理台独”,甚至废除和平协定,使两岸间因统、“独”问题引发的对立重新彰显,紧张和危机重新回来。当然,这种倒行逆施,必将引发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而“台独”人士也必须想清楚,违背历史潮流,破坏台海和平,重启两岸敌对,将要背负起的历史罪责。

  结束敌对状态,是事关两岸同胞根本福祉的大好事,且时机业已成熟,条件大体具备,应该把握机遇,抓紧进行。已有台湾学界友人建议,签订和平协议难度很高,时间可能会拖很长,事情是否可循先易后难原则分为两步骤进行:第一步,国共两党通过磋商,达成共识,于适当时机和方式宣布正式结束敌对状态。第二步,两岸执政当局进行平等协商谈判,达成和平协定。无论一步走还是两步走,只要有利于最后达成目的,对各种建言都应持欢迎、开放态度,以备参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