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职业调查

http://www.CRNTT.com   2015-02-14 10:59:01  


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军人造反既有限制也有便利条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过去由贵族主导的朝代更替成为历史。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冒险有着客观条件,他们俩是大秦戍边的下级军官——屯长。两人和手下因为不能按照时间赶到渔阳,都有砍头的罪过,横竖是个死,不如反了。

  陈胜、吴广过去都是农民,《史记》说陈胜在乡下种地,还不安心本职工作,憧憬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未来,但按照秦朝对民间兵器严格控制的政策,如果两人都起于田亩间,恐怕没那么容易聚拢人马,一呼百应。

  因此军人身份无疑给陈胜、吴广创造了坚实的造反基础。

  在这个行业里的佼佼者还有明末农民起义的两位强人,一个是起义早期的领导者王嘉胤,另一个便是大名鼎鼎的八大王张献忠。这二位都是明朝军镇的戍边士兵,两人的职业背景让他们具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从而在早期的革命事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农民军的领袖。

  本来掌握武器、身具军事能力以及有团体基础的军人职业,很容易成为造反的重灾区。但纵观历史,这个职业与农民起义结合的领袖并不多。

  究其原因,是军人本身受到朝廷严格的监控与纪律制约,让下级军官或士兵很难起事成功。

  军人出身4人:

  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屯长)

  明末农民起义:王嘉胤、张献忠(边兵)

  真正农民出身者只有三人

  十二次起义的35位主要领导人中,算作农民出身的只有3人,而且全不是挑头的。

  南宋时,接过钟相的枪继续造反的杨么(杨么),职业无从稽考,但当地有传说他是洞庭湖的渔民,《皇宋十朝纲要》中又称其为湖寇。以其对洞庭湖河汊港湾的熟悉程度,杨么的职业可以推测为渔民出身,后为洞庭湖上的盗寇。那么以农林牧副渔的分类列入农民也勉强说得过去。

  也就是说到了宋朝,才出了第一位勉强够着“农民”的起义领袖。然后又长时间不再有真正的农民领导起义了,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晚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