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历史透视:乾隆时代的中国人是“做稳了的奴隶”

http://www.CRNTT.com   2015-01-25 10:47:44  


乾隆南巡图
  中评社北京1月25日讯/乾隆成功地建造了一个针扎不透、水泼不透的政治监狱,这个监狱塑造出来的国民固然驯服、听话、忍耐力极强,却无法挺起腰板,主动迎接世界大潮。乾隆时代的中国人是“做稳了的奴隶”,只许有胃肠,不许有头脑。 

  因各种各样的戏说、讲坛,在许多人眼中,乾隆俨然是一个“好”皇帝,所谓的“康乾盛世”,更被神话为歌舞升平的乌托邦。

  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西北边陲发生的大屠杀呢?有多少人还记得残酷的文字狱呢?那是一个很多人想当奴才而不得的时代,在盛世的假面之下,大崩溃已拉开序幕。

  遍地的贪污腐败,甚至读书人也丧失了最后的尊严,以中国之大,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竟成了稀缺品,无怪乎龚自珍长叹,大清国连有才的强盗、小偷都找不到,这样“万马齐喑”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

  当马戛尔尼代表团铩羽而归时,英代表团成员巴罗写道:清朝人缺乏自尊心,因政府从来没把百姓当做成年人,而是当成儿童和奴隶,“人人都有可能变成奴隶……人的尊严的概念巧妙地消灭于无形。”就在乾隆自命不凡地以为天朝“无所不有”时,西方对东方文明曾有的敬意被彻底击碎,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野蛮、封闭、愚蠢的政权。

  以专制时代的标准看,乾隆时期文治武功已达极致,可从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准看,它却是旧时代最后的疯狂。那么,该怎样解读乾隆?从中将得到怎样的历史智慧?在新出版的《饥饿的盛世》一书中,有非常深入的思考,为此,《北京晨报》特专访了本书作者张宏杰先生。

  十年磨练始铸成

  北京晨报:乾隆这个题材费力不讨好,因为相关的著作太多,观点争论也很激烈,是何机缘,使您决定写这样一本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