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郭世佑:防腐比反腐更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4-12-26 11:23:06  


  中评社北京12月26日讯/我国反贪的举措不少,贪腐之风不止,运动式反腐的成效不大,需要回到制度反腐的轨道上来,已成共识。至于怎样实施制度反腐,却依然见仁见智,值得讨论的空间不小。

——从历史教训看制度反腐的关键

   纵观古今中外之史迹,历代统治政权之所以覆灭,无一不与统治者的腐败有关,可谓内耗最终导致内溃。只要借助于历史教训的视角,就不难发现当今权力腐败的严重性与制度反腐的紧迫性。

  以晚清的历史为例,“康乾盛世”之后,清朝统治阶级的腐败就已比较明显。自辛酉政变以降,宫女出身的慈禧太后开始主掌政权,接连耽误几次改革的机会,到了义和团排外与八国联军围攻京师等事件发生之后,迫于中外压力,才匆匆启动姗姗来迟的“新政”。“新政”十年期间,清朝政府不但不曾整饬腐败问题,反而变本加厉,贪官趁机再捞,既给旨在挽救清朝危机的“新政”增添难度,也败坏“新政”的形象。

  凌驾于光绪帝之上的慈禧就是一个妇孺皆知的腐败者。1904年,慈禧的70寿庆来临时,她阳示停止庆祝活动,拒收寿礼,暗中则照收不误。京师内外,“相率以进,两宫深为嘉纳。始而督抚中不过袁、岑、端三帅,旋即有周玉帅、陆春帅、如吕大臣,莫不争先恐后”。受礼期间,内监照例向进献者索费,“为上所闻,严饬禁止,并传谕各贡均由内务府大臣呈进”,一片乌烟瘴气。吏部尚书世续挖空心思,“于正贡之外加贡……据说,写了一万两零星银票,约数百张,用黄封封呈。奏云:此乃奴才代爷预备零赏之需”,因而“颇得慈欢”。[1] 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Oscar II) 说:“我宁愿让我的人民嘲笑我的小气,也不愿让他们为我的挥霍而哭泣。”慈禧的做法则恰恰相反。

  “上梁不正下梁歪”,清朝政府一边高喊整饬吏治,一边贿赂公行,依然故我,还有麻将赌博之风盛行于此时,遍及全国。庆亲王奕劻的贪鄙循私,卖官鬻爵,更是朝野咸知的公开秘密,彼虽屡经参劾,却因慈禧的庇护,俨然一不倒翁。办事能干的袁世凯拼命弄钱,一半用于宫中与王室之打点,孝敬慈禧与奕劻等,一半则自留享乐,并不亏待自己。熟稔官场内幕的胡思敬深知袁世凯一伙的奢侈无度,曰:“大抵国愈穷则愈奢,愈奢则官常愈败。传闻袁世凯侍姬甚众,每幸一姬,辄赏赐金珠多品。吃余烟卷抛弃在地,仆人拾之,转鬻洋行改造,获利不下数千。端方移任时,所蓄玩好书画碑帖数十车,运之不尽。前云南矿务大臣唐炯、今外务部侍郎唐绍仪,肴馔之丰,每膳必杀双鸡双鹜,具鲜肉多筋,金华腿一具,取其汁以供烹调,骨肉尽弃去,亦暴殄甚矣。”(胡思敬《国闻备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