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面对公交纵火:你可以不怂吗

http://www.CRNTT.com   2014-07-09 11:41:29  


近年全国各地都出现过公交车纵火事件
  中评社北京7月9日讯/7月5日,杭州公交发生一起惨痛的纵火事件,在16位重危病人中,14位实施了气管切开手术,其中8位的烧伤面积超过60%,部分重症患者仍然面临时时存在的死亡威胁。这已经是今年第三起造成严重伤亡的公交纵火事件。车上的监控录像记录了纵火的全程,从有人开始察觉纵火者的行动,到香蕉水被打火机点燃,大约有5秒的时间——但这5秒内,乘客们只是在躲避。换作是你,这5秒,会采取行动阻止纵火吗? 

安全问题不能依赖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社会也许“病”了,但安全问题等不及社会问题的解决

  “又有公交车被纵火了?”这是许多人在听说本次杭州公交纵火的第一反应。这起事件,已经是继2月27日贵阳公交纵火、5月12日宜宾公交纵火后,今年第三起严重的公交纵火事件。而更恶劣的2009年成都公交纵火、2013年厦门公交纵火,还未从人们脑海里远去。除此之外,近年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内的许多地方,都发生过纵火事件。公交纵火,是近年公共安全事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

  考察这些纵火事件作案者的动机,大多都指向一个结论——因各种原因“报复社会”,不管是成都的张云良、厦门的陈水总还是这次杭州的包来旭。对此,许多人认为这反映的深层问题是“社会病了”,要解决问题,需要“治疗社会问题的医生”。这的确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视角,但不管是社会问题的产生,还是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是复杂、长期、综合性的命题。而公交纵火则对民众安全有极其现实的威胁,想依靠解决社会问题来消弭公交纵火,且不说能否找对路,至少远水救不了近火。事实上,针对公交车的攻击行为,并不独为中国高发,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趋势。而且有两个原因决定了公交纵火至少在短期内仍然是对公共安全的重大威胁:一是模仿效应,想“报复社会”的人听说了此前发生的其他公交纵火案,并且破坏力十足,于是也想有样学样;二是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以来,恐怖袭击对中国民众已经是很现实的威胁,而国内公交车安检能力普遍不足,并且多数情况下人员拥挤,对暴恐分子而言是较为理想的作案场所。

  因此,对于公交纵火事件,首先就要从安全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去考虑作案者到底有什么动机,如何防范纵火、如何应对纵火、如何在火场逃生已经是全国民众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