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白领放弃高薪上山放羊

http://www.CRNTT.com   2014-03-27 07:59:49  


身穿迷彩服的老刘挥舞着皮鞭,在山坡上放羊。
  中评社北京3月27日讯/2013年2月前,47岁的刘群柱还是郑州一家外企的白领。3月份,他却搬进了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电的大山里,正式成为一名“羊倌”,开始了与穿西装、打领带、月收入万元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新生活。

  近日,记者走进大山,采访了这个特立独行的人。

  在人迹罕至的山顶放羊

  3月20日上午11点,记者手脚并用,在山间羊肠小道爬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海拔800多米的地谷岭村。地谷岭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灵山街道,在一处山顶上,两个风力发电机“嗖嗖”地转着。不远处,羊群咩咩的叫声和狗的狂吠,给寂寥无人的大山增添了勃勃生机。

  老刘正在远处的山坡放羊,一身迷彩服的他,挥舞着手里的皮鞭,如果再骑上一匹马,远远看去颇有些西部牛仔的味道。

  与老刘同在山顶放羊的,还有地谷岭村的徐建广。在徐家五代人的辛勤劳作下,山顶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石屋、石桌、石凳,还有几百只黑山羊。由于生活不便,家族中的人都陆续搬到山下,只有徐建广对这里情有独钟,挣的钱都投到这里—风力发电机、提水泵、果树林,甚至还花2万多元建了一条500多米长的“吊车索道”。老刘钢结构的“家”和他的羊圈,就是用吊车吊上来的。

  喜欢“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中午放羊回来,皮肤黝黑、戴着口罩、穿着迷彩服的刘群柱就开始张罗着做饭。有客人来都是老刘下厨,徐建广也会自豪地给爬山的“驴友”们介绍,“做饭的老师是郑州的!”

  刘群柱过去也是“驴友”,在郑州上街区的“驴族”圈里比较有名。地谷岭村,他曾多次到访。老刘说,在这里安家落户,重要的是山顶上人少,“我有"归隐情结",牧专毕业时,我写的留言就是"给我一头牛,二亩地",我更喜欢这种与世无争,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归隐”前,老刘的经历颇为丰富,在机关里干过办公室主任;办过杂志,开过广告公司;最后一个工作是在一家外企干了八年。“这是我干的最长的一份工作,收入也还不错,月薪万元。”看够了上司和客户的脸色,不愿与勾心斗角、笑里藏刀的同事为伍,不愿再当城市的“吸尘器”,加上公司的变态管理,“手机、汽车都要卫星定位,完不成销售任务还得跪着念《羊皮卷》”,以及家庭的不如意,终于让老刘在他47岁时,毅然决然地来到地谷岭村,“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再不来以后就来不成了”。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