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进口大国如何用好手中筹码

http://www.CRNTT.com   2014-04-26 09:52:37  


 
  第五,贸易平衡对进口提出了新要求。

  自1994年以来,中国货物贸易一直呈现顺差状态,顺差规模不断扩张,1994年顺差仅为54亿美元,2012年顺差扩大到2311亿美元。2012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超过3.3万亿美元,这与多年累积的贸易顺差有很大的关系。

  长期贸易不平衡存在诸多负面影响,一是引发大量对外贸易摩擦;二是对国内经济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造成不利影响;三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贸易顺差意味着向发达国家提供储蓄,从而导致福利损失;四是中国是全球贸易顺差的主要创造方,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因素。因此,未来中国需要逐步调整贸易失衡状态,对进口战略和政策提出了新要求。

  第六,中国国际地位上升对进口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国际政治外交经济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很多发达国家,也包括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和平崛起心存疑虑,企图利用各种方式对中国进行遏制,进口也会成为它们可以利用的手段。例如为防止中国在高科技产业形成竞争力,发达国家不可能对华出口或转让真正先进、核心、高端的技术、设备、零部件。另一方面,如果中国通过扩大进口给其他国家带来益处,会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消除国际威胁论影响,有助于国际社会接纳一个崛起的中国。

  第七,国内市场化改革对进口提出新要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其核心就是减少市场扭曲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中国长期实行的进口政策是由鼓励政策和限制政策组合而成的“有偏”政策,导致国内外产品价格信号存在一定的扭曲。随着中国发展阶段变化,“有偏”政策在扶持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下降,而导致效率损失和资源错配的消极作用增加。因此在整体上应减少对进口的干预,尤其在一些经扶持已经成熟的产业中,进口政策应逐渐向相对“中性”政策回归,当然对那些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才能发展的产业,“有偏”的进口政策仍必不可少。

  未来实施多元化进口战略

  文章提出,1.转变进口指导思想

  一是摒弃过去“重出口、轻进口”类似“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思路。在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情况下,中国应更多发挥开放经济的交换利益,总体上既要扩大中国比较优势产业出口、也要扩大中国比较劣势产业进口,也就是进口和出口并重,并以此促进进口和出口在更高水平上的平衡。因此,不但应扩大部分无关国计民生、中国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而且着重发挥进口在改善国民福利、促进国内改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是在进口领域摒弃“重生产、轻消费”的思路。中国过去进口比较偏重于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对进口在消费方面的作用有所忽视,导致进口严重偏向于资本品和中间产品,消费品进口比重过低。未来中国进口虽仍主要关注于产业发展,但没有必要在绝大多数产业上都以寻求本国生产为最终目标,随着国内经济阶段性变化,进口也应该在满足消费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要逐步提高消费品在进口中的比重。

  三是摒弃“重引进、轻吸收”的思路。培育产业、尤其是幼稚产业仅通过进口政策是远远不够的,更与国内政策有密切关系。中国过去进口战略非常强调进口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技术等,但国内很多产业政策支持不够,消化吸收效果有限,对产业健康发展、尤其是自主创新形成了制约。未来随着产业向中高端升级,进口的消化吸收难度逐渐增加,更应加大对国内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