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邓聿文:习近平的政治担当与可能后果

http://www.CRNTT.com   2014-01-15 10:14:18  


邓聿文
  中评社北京1月15日讯/新加坡联合早报昨天登载知名学者邓聿文的文章《习近平的政治担当与可能后果》,内容如下:

  在中共2013年年末召开的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决定由总书记习近平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十八届三中全会成立的两个强势机构之一的深改组的人事落定,反映了中共决意在今后几年内,将改革作为最重要的事务。

  由习近平亲任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应该说市场早有预期。这是由中国在深化改革阶段所面对的改革重任以及该小组的地位决定的。未来几年的中国改革,不但是全面改革,也就是改革涉及和深入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军队体制的变革;而且,改革的深度与硬度前所未有,同利益集团的博弈将会处于空前激烈的状态,显然,在这种改革态势面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的领导,是不可能的。而在中国政治回归常态政治后,最强有力的人物自然是党的总书记。

  另一方面,在三中全会的规划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一个横跨党政军的机构,它直接处于中央政治局和常委会的领导下。这说明这个小组不像过去的体改委,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是在政治局和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而改革又是未来最重要的事务,那么,由党的总书记担任小组组长也就顺理成章,这样可以减少机构和层级的摩擦性。

  除此外,我们还可从习近平个人和组织两个角度来看待习亲掌小组的意义。

习近平已无退路,决意一搏

  虽然中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但经济改革毕竟是重点,因此,由国务院总理出任小组组长,在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而且,总理作为执政党的第二号人物,也有足够的权威性。由总理担任改革小组组长,还是过去的惯例。此外,它与现有的一些机构,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职能也可以很好地协调起来,后者事实上是中国经济政策的决策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