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台湾国学教育变迁:日据时代也不曾中断

http://www.CRNTT.com   2013-06-03 16:54:29  


 
政治没能摧毁文化传统

  2008年,马英九上任伊始,就开始了对国学教育的调整。根据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2010年高中语文课纲草案,文言文比率上调为最高65%,文言文参考文选则从40篇减为30篇,其中台湾题材由8篇减为3篇,并扩大文化经典取材,选修科目增列“国学常识”。虽然文言文选文减为30篇,但一度被取消的李斯《谏逐客书》、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重新被选入,并明定每册课文应选一课文化经典教材,范围包括:诗经、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台当局“考试会”则规定,语文科考试命题文言文和白话文比率,各约为50%。

  不过,阎鸿中并不认为不同政权对于台湾的传统文化教育发挥了明显的效果。“所谓‘特别提倡’,都是政治手段,不见得实际发挥了多少效果。今天台湾的传统文化相对大陆保留得好一些,实际上是因为它没有被真正‘反对’过。某种程度上,台湾的传统文化教育正是受到了反传统政治人物的干扰后,反而激发了人们努力去争取。”

  以《中华文化基本教材》为例,“学生学习为了考试,所以价值效果不彰显。反而是废除了课程,把它作为选修课程后,重视这门课程的人才意识到,不仅要在政治上重视,而且要让这门课真的有价值。”2006年,该课程被改为选修课,就曾引起社会的反弹,作家余光中、张晓风等还为此组成“抢救国文联盟”,想要恢复课程原本地位,但以失败告终。

  “一般的父母亲会让孩子背很多传统经典,这些是自发的,学校里做的其实不算特别多。这是家庭教育重视社会传统,台湾的父母亲没有丢掉这个。此外,台湾民间有大量学者在讲传统、讲经,很多大学老师自发到民间去讲这些东西,这些都不是政府做为。”阎鸿中表示。

  龚鹏程也持相似观点。“不能高估学校教育体系的作用。台湾的优势在于传统社会的结构没有变,各种原生性、地方性的社团,都会在社会上延续传统文化价值观。这会帮助社会上的人知道他们应当遵守的一些基本价值规范。台湾的国学教育不完全依靠在学校背诵考试,主要靠家庭、社会形成的气氛。”

  来源:时代周报2013-05-30 09:47

  作者:特约记者 李兮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