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安倍外交应当直面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3-01-24 08:51:18  


安倍“围着中国开展对中外交”、通过加强日美同盟和中国周边国家关系作为改善中日关系的前提的设想是错误的。
  中评社北京1月24日讯/日本国立新舄大学副教授张云今天在联合早报撰文“安倍外交应当直面中国”指出,安倍的“围着中国开展对中外交”最大的致命弱点是将会进一步加深中日之间的互相不信任关系,因为从中国来看这是对华包围圈外交,日本通过加强日美同盟和中国周边国家关系作为改善中日关系的前提的设想是错误的。日本对中外交必须要直面中国,而不是躲避中国,应当同其他国家加强关系的外交齐头并进,而不是一前一后或者厚此薄彼。

  2006年首次当选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选择首先出访国家为中国,同中方共同提出了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结束了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中日关系恶化期。2012年底,安倍晋三打破战后日本政治常规再次登上首相宝座,同六年前相同的是他同样面临改善日益恶化的中日关系挑战,而且挑战比前一次要严重得多。

  安倍是否会同前次一样对改善中日关系有所作为是关注的焦点。虽然安倍政府执政还不到一个月,预测为时尚早,但笔者认为安倍外交如果不能直面中国开展对华外交,结果很可能是令人失望的。

“实用主义”V“鹰派”?

  安倍晋三在外交上有两张面孔。第一张面孔是出名的“鹰派”民族主义,他一直主张修改宪法和集团自卫权,主张对首次以政府正式表态承认“侵略战争”的村山谈话(1995年8月)以及事实上承认“慰安妇问题”的河野谈话(1993年8月)进行修改,主张在教育中美化侵略历史改变所谓的“自虐史观”和参拜靖国神社。第二张面孔是“实用主义”,2006年安倍首次当选首相后为了改善中韩关系继承了村山谈话,不明言是否参拜靖国神社,并且将中国作为首次出访地,并同中国领导人共同提出建立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到底这位梅开二度的日本太子党首相在第二次当选后,对华外交上会更多地体现实用主义还是鹰派色彩呢?从目前来看,他的信号仍然是暧昧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