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安倍外交应当直面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3-01-24 08:51:18  


 
  一方面,他当选后的一些表态上减少了选举运动中的鹰派色彩。自民党在去年底进行的众议院选举前打出的政权公约中综合政策就对于“慰安妇问题”写道:“违反历史事实不正当的主张被公认化,对于日本国家名誉造成严重损害”,“须要进行着实的反论和反证。”安倍对于自己在第一次任期内没有参拜表示“悔恨至极”,在钓鱼岛问题上他还提出了要让公务员常驻。而当选后无论是参拜靖国神社还是派员常驻钓鱼岛都不再正面提及了。1月4日官房长官会见记者时后也表明了继承村山谈话。

  但是另一方面要看到目前日本的内外状况同2006年有很大不同,我们没有理由盲目乐观认为安倍的鹰派一面会被实用主义一面所掩盖。

  过去六年多时间里中日两国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在日本外交中的定位的转变则尚未完成。当安倍首次出任首相的2006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仅为日本的二分之一多,中国问题并没有成为日本国内政治的焦点。但是,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应对一个经济上超过日本的中国尚没有共识,而中国问题却已经成为影响日本内政的因素,无论去年自民党总裁选举还是大选对华外交首次成为所有候选人的重要政策课题。

  在日本看来当前其安全环境空前恶化。朝鲜发射导弹和可能再次核试验,日本的三个邻国的岛屿争端同时升温,这几乎让日本成为在周边外交上成为一个孤岛。这样的情况下,安倍的一些民族主义主张就会有国内市场。

  安倍晋三内阁成员的组成可以说是民族主义右翼政治家的大集合。《经济学人》有一组有趣的统计,在19名安倍内阁成员中,14人属于“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联盟”成员,13人支持保守智库“日本会议”,强调日本的传统价值观和拒绝日本为过去进行的所谓的“道歉外交”。9人属于支持修改教科书的议员联盟,他们都否认大多数日本的战争罪行。特别是下村文部大臣,他不仅要修改95年的“村山谈话”,而且认为46至48年的东京审判判决是无效的。即使安倍会克制自己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也很难保证其他内阁成员在对华问题上的“失言”。

围着中国开展对中外交的错误逻辑

  安倍晋三在1月11日发布经济刺激方案的记者会上,就对外交有以下表述:“日本外交首先是要强化日美同盟,然后将同东南亚和印度的关系提高到更高水的基础上再来同中国搞好关系。”这段话充分表明了安倍希望通过“围着中国开展对中外交”的如下逻辑:要迅速突破在外交上的孤岛危机感,由于中日之间钓鱼岛纷争最容易升级,也最不容易解决,需要采取绕道办法,先同美国巩固同盟,然后强化同印度,澳大利亚等民主国家和东盟(亚细安)关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改善日韩,日俄关系,等这些关系有进展后再来同中国交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