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四问中国对外援建

http://www.CRNTT.com   2012-11-07 12:09:24  


六十年来,中国对外援建究竟因何而起?花了多少钱?最终造福了谁?
  中评社北京11月7日讯/“对外援助究竟是为了纯粹的友谊,还是利益交换,或是人道主义精神,亦或是外交控制,本就‘傻傻分不清楚’。然而,必要的统计数据和执行细节的公开,并非不能清晰可见。”网易新闻《另一面》今日登载评论员泽清的文章“四问中国对外援建”,全文内容如下:

  前日,《人民日报》发文称自2002年期,中国累计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近300亿元人民币到期债务,并承诺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从1950年中国开始向朝鲜和越南提供物资援助至今,中国对外援助长期保持着高速增长,当真是为“第三世界兄弟”两肋插刀?

  ■ 援助因何而起?交朋友,要花钱

  1950年至1964年,中国人均收入仅100元却对外援助108亿,其中三年困难时期最多

  在1950年1月18日,越南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的国家,当月底,时任总统胡志明就亲自到北京向中国求援,自此,中国对“第三世界兄弟”有求必应的援助一发不可收拾。即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也有增无减,1960年,除了运往几内亚的1万吨大米,还有15000 吨小麦运往阿尔巴尼亚。从1950年至1964年底,中国对外援助金额达人民币108 亿元。这些援助金额中,又以1960年至1964年三年困难时期用得最多。

  时任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后担任国防部部长的耿飙在回忆录中写道:从1954年以来,中国给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军事援助近90亿元人民币。阿尔巴尼亚总人口才200万,平均每人达4000多元,可在当时,中国人均年收入还不到100元。阿方领导人认为,向中国伸手要援助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不向你们要,向谁要呢?”

  1970年至1976年,中国投资10亿人民币,人工5万余名,只为“友谊”修建坦赞铁路

  1978年之前,因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而结盟的、包括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源源不断的接收到来自中国的现汇、技术、物资、工程,乃至劳动力等诸多项目。而在“文革期间”,中国对外援助一度达到新高:在毛泽东拍板:“这条铁路不过投资一亿英镑,没什么了不起!”之后,1970年全长1800千米的坦赞铁路开始动工,近6年里中国先后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5万多名。因为设备落后,施工只得采取“人海战术”,69名中国工人为此献出生命。2011年,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曾对此作出评价称:“几万人在那里与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老百姓共同奋斗,修出了一条铁路。为什么?中国人就是为了友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