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新“24孝”成“24笑”?

http://www.CRNTT.com   2012-08-16 12:22:08  


 
新“24孝”咋成了“24笑”?

  2012-08-15 14:50:41 凤凰博报
 
  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与此同时2012—2013年度的“心系老年—孝心工程”将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5个城市举行,免费发放孝心宣传册,宣传新“24孝”行动标准的内涵,传唱新“24孝”歌曲和童谣,倡导“24孝”行动,号召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孝老”,使老年人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人们看了新“24孝”之后都笑了,笑其不靠谱,笑其太幼稚,笑其太可笑。 

  新“24孝”与其说一个标准,不如说一个倡仪。既然是标准,那是执行也得执行、不执行也得执行的,或是说做到了就是合格、没有做到就是不合格,界限非常清晰。新“24孝”是这样的吗,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有这个权力吗?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又是一个什么机构,从哪里冒出来的,他的权威在哪?做到了这24条就是孝、做不到就是不孝吗?那么哪些长期在野外工作、在边疆保卫祖国的人,没有条件、没有机会做到,他们岂不成了不孝之子、之女?这不可笑吗。 

   新“24孝”与其说一个工程,不如说老龄委一个“政绩”。窃以为,“心系老年—孝心工程”本身就是有“形式主义”,不过是某几个机构在宣示自己的存在,或是证明自己还干了一项“政绩”,自己还有余热(即余权)。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本身就是形式主义的结果。中国不知道有多少个这样的机构,不过是一些闲人凑在一起活动活动而已,根本没有实质性意义,就同于一些所谓的协会。孝心理应发自内心,又不是盖大楼、修马路,怎么变成了“工程”?以往这样的“工程”都是主办单位宣传自己、拉点赞助的工具。如果真的要为老年人办点实事,不如把这些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多建几所敬老院、多为贫困老人提供医疗支助、多为那些生活困难老人提供生活保障、多为废除退休双轨制出些力等方面。 

  新“24孝”与其说让人们尽孝道,不如说是某几个人的心理愿望。纵观新“24孝”每一条标准,有的做不到,有的没必要,有的很可笑,有的没说到,并没有反映“孝”的本质,不过是几个起草者的心理愿意,最多是退休待遇优厚者这一狭小群体的愿望。把二十四孝翻出来一看,新“24孝”远不如旧二十四孝的含义深刻与广泛,与车间操作手册无异,将孝道简单化、机械化了。有的问,“连这个都要制定标准。爱有标准吗?”有的说,“都不放假,我怎么回家?”有的表示,“惭愧,看似小事,其实没做到”。有的表示,“想全部做到,无奈没有时间”。新“24孝”的规定很可笑。定期带父母做体检——却不提精心照顾生病的父母(起草者可能是高官,住院有工作人员陪护);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这不是为保险公司做广告吗?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工作中的活动,能随意带父母参加吗?老人愿意参加吗?(再次证明起草者为高官,习惯于参加大型活动);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许多单位是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的,可能吗?有的远在外地工作,如何做到?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应该改为“陪”或“保护”父母锻炼身体;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现在有多少人看电影?这一条也太落伍吧。教父母学会上网——广大农村地区根本没有网可上呢,即使有网可上,老人也不识字呢,这不是很可笑吗?   

  尽孝是中国的传统道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尽孝方式。尽孝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发乎于心,现乎于行,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根本无法量化,也不需要量化。如果硬是要量化、要规范,又岂是区区24条标准所能涵盖,恐怕240条、2400条也难以涵盖周全。尽孝是晚辈的自觉行动,是不需要长辈索取的,老龄委自己制定新“24孝”明显是在索取,与道德就无关了,而是变成了冷冰冰的“法条”了。更何况,中国人民对长辈尽孝意识深入骨髓并成为自觉行动,即使是哪些十恶不赦的犯罪分子也很少有不尽孝的。

  这就是说,在现实当中,尽孝并不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也不需要老龄委去索取。即使出现了几个对老人照顾不周、照顾不好的逆子,也不能得出中国尽孝成了一个社会问题的结论而需要一个什么机构出来进行干预。再说,老龄协调办、老龄办等机构,应该协调老年人自己的事情,为何协调起中年、青年、少年的事情来了?如果这些机构真的想发挥自己的余热,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建议下大力促进相关部门取消退休双轨制,解决绝大多数退休老人遭到不公正对待的问题,使占退休人员当中绝大多数的低退休金领取者尽开颜。当然,新“24孝”也有参考价值,虽然算不上一个标准,就算是一个倡仪吧,也许能让个别逆子改邪归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