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中国收入分配新现实 | |
http://www.CRNTT.com 2012-05-18 11:31:52 |
2004年,也恰好是政府改善收入分配政策力度明显增大的拐点。政府因此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 ——颁布劳动合同法等系列劳动法规,推动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地方政府竞相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引导普通劳动者工资进一步上涨。 ——废除农业税及相关务农负担,逐年加大农民种粮补贴规模,显着提高务农收益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有助于改善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谈判地位。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政策。 ——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尝试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降低农民工就业和落户的制度门槛。 ■ 中国收入分配趋势的争论 按照经济逻辑,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应伴随着库兹涅茨转折点。既然中国已经跨过了刘易斯转折点,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应有所显现。然而,关于中国收入分配状况是继续恶化还是有所改善,以及什么因素主导收入分配状况变化,仍存在较大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收入分配状况趋于改善。有学者经模拟研究证实,一旦取消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劳动力迁移障碍,现存的收入不平等则会全部消失。所以,如果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正在不断消除,并且取得进展,那么,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便指日可待。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经济学家结合中国数据,把农民工加入样本加以度量,肯定了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的积极效果,得出中国收入差距趋于缩小的结论。 然而,另一种观点却认为中国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一项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尚未出现库兹涅茨转折趋势。据世界银行计算,全国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31提高到2001年的0.447。2002年全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达到0.455,2007年上升为0.478。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占比也趋于降低,标志着不利于普通居民收入增长的态势。 还有研究证实,中国居民收入中存在规模庞大的隐性收入,总量在2008年高达9.26万亿元,完全游离于常规统计体系之外。2008年城镇居民真实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统计数据所显示水平的3.19倍,80%以上的隐性收入为收入最高的20%居民所有,并且具有扩大趋势。如果把这些巨额隐性收入以极端不均等的方式摊到不同组别的居民收入中,收入不均等将显着高于目前各种指标所显示的水平。 ■ 隐性收入恶化收入分配 针对上述争论,笔者以居民收入为研究基点来考察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首先,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1997年至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1%,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率为7.3%。其次,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呈现缩小迹象。人均收入或人均消费十等分中最高10%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率,以及最高10%与最低10%的比率,均经历了2005年以前的上升和随后的下降,表现出转折迹象。 然而,这一转折迹象有待进一步探讨。在中国二元经济和体制双重转换阶段,居民收入来源与渠道较为复杂,收入取得的方式也五花八门。因此,城镇居民收入在现行统计制度下被大幅低估,并且低估的部分并非均等地分布于各收入组,特别是许多隐性收入来源可能具有不愿为人所知的性质。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