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美国重返亚洲:两岸的挑战与对策

http://www.CRNTT.com   2012-02-27 00:10:39  


美国重返亚洲,对两岸关系带来什么影响,值得进一步观察。
 
  (二)经济上的挑战。虽然ECFA是两岸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毕竟还只是一个开端,未来还将面临诸多挑战。就目前而言,有两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是如何将ECFA进一步深化的问题;二是如何处理好台湾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的问题。就ECFA议题而言,民进党一直存有异议,当初甚至试图以“公投”来阻挠ECFA的签订。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两岸在深化ECFA合作的议程上,无论民进党上台与否,都会继续制造麻烦,或企图政经分离,或阻挠合作进一步深化。就FTA议题而言,一直都是两岸面临的一个难题。台湾以何种名义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虽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但却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主权国家的问题,涉及到“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陈水扁执政时期,一度将FTA泛政治化,企图绕过中国大陆对外签订FTA,借拓展国际经济空间之名,达到拓展国际政治空间之目的。蔡英文所谓的“从世界走向中国”,从经济领域而言,同样是要绕过中国大陆对外签订FTA,以避免ECFA时代中国大陆的“磁石效应”。在两岸签订ECFA协定之后,大陆对台湾FTA议题的态度是“合情合理对待,务实妥善处理”(注19)。但是,当国民党与民进党在“九二共识”问题上无法取得共识的情况下,FTA议题始终是两岸矛盾的胶着点。两岸在经济问题上的矛盾为美国制衡中国找到了“巧实力”的施展点。美国一直通过掌握执行“一个中国”政策的节奏及侧重点,从维持中美关系与提升美台“实质关系”的模糊区间中寻求两面平衡,以实现双重获益(注20)。对于以FTA为代表的台湾拓展“国际空间”的议题,美国可能会巧妙地利用“国际规则”,在台湾的“国际空间”与“一个中国”问题上玩弄“擦边球”,以挑拨两岸的“敏感神经”,扰乱两岸深化经贸合作的进程。美国还可能在美日台经贸合作上大做文章,试图使台湾融入美日经济体系,以牵制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

  (三)美台军售的挑战。维持两岸军事动态平衡是美国的一贯政策。在台海和平现状不足于引起美国直接军事介入的情况下,对台军售是美国“以台制华”或“以台遏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2010年1月以来,美国两次对台军售,其频率之高、数额之大,前所未有。分析这两次军售时间,第一次发生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两个月以后,第二次发生在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求中国助其渡过国债危机的一个月之后。这一方面说明,美国在对华关系上的“政经分离”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对台军售越来越常态化、越来越我行我素。分析这两次对台军售的深层原因:第一,它表明了美国对两岸关系越走越近的担忧,企图通过对台军售给两岸关系“降温”;第二,它是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一个战略配合或战略回应,表明美国作为“仲裁者”在台海地区的继续存在。未来几年,只要国际形势有利于美国,在时机适当的时候,美国可能还将再次对台军售。比如,在美国一任总统卸任前的“间隙期”,甚至还可能会有突破性的军售。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今天,美国不断加大对台军售,以及台湾不断推动对美军购,不仅说明了美国“希望两岸关系改善”的虚假性,也说明了两岸关系改善的表面性及两岸互信基础的脆弱性(注21)。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