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古拉格群岛》的命运变迁:禁书变成教科书

http://www.CRNTT.com   2011-07-14 12:07:35  


 
  我把三大本《古拉格群岛》放在一边,先读评论《古拉格群岛》的文章,很多评论都提到列宁在1918年1月7日发表的《怎样组织竞赛》这篇文章。列宁在文中提到“肃清俄国土地上的一切害虫”(《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评论者认为这是大清洗的开端。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写道:“虽然,列宁在1917年底为了建立‘最严格的革命秩序’,要求‘无情地粉碎醉鬼、流氓、反革命分子及其他人等制造无政府状态的一切企图’。就是说,他预料十月革命的主要危险将是来自醉鬼,而反革命分子仅仅聚集在第三排的某个地方。但他对任务也有比较广泛的提法。在《怎样组织竞赛》一文中,列宁宣布了一个普遍性的统一目标‘肃清俄国土地上的一切害虫’。而且,他把害虫理解为不仅是阶级异己分子,并且还有‘逃避工作的人’,例如彼得堡党印刷所里的排字工人(这是很久以前所发生的事。我现在甚至难于理解,工人们刚成了专政者,怎么会逃避为他们自己干活)。还有:‘……在大城市的哪一个街区,在哪一个工厂,在哪一个村子……没有……自称为知识分子的怠工分子?’诚然,肃清害虫的形式,列宁在这篇文章中预见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地方坐牢;有的地方叫他们去打扫厕所;有的地方‘一当监禁期满就发给他们一张黄色卡片’;有的地方把寄生虫枪决,这里可供选择的是:监狱‘或者受到最劳累的强迫劳动的处分’。虽然列宁已规定并提示了惩罚的基本方向,但还建议寻找最好的肃清办法作为‘公社和村社’竞争的对象。”

  索尔仁尼琴认为,镇压与清洗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人不是始于1937年,而是革命胜利后便开始了。反对的或政权认为反对它的人如此之多,所以相应的镇压机构,如克格勃(不同时期有不同叫法),便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古拉格是劳动改造营管理局的缩写,群岛则是遍及全俄国的意思。索尔仁尼琴采访全国各地受迫害人,记录了他们的遭遇。这些记录汇集成书便是《古拉格群岛》。索尔仁尼琴把这本书称为“文艺性调查初探”,在卷首写了一段话:“此书中既无臆造的人物,又无虚构的事件。人与地,都称其真姓实名。如果用的是姓名缩写,系出于私人性质的考虑。如果什么名称也没有,那只是因为人的记忆力没有把姓名保存下来——而所写的事实都是千真万确的。”这不仅是揭发斯大林暴行的书,而且是为在暴力革命下牺牲的人鸣冤叫屈的书。“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局当然不能容忍这本书。克格勃撒下天罗地网,搜查参与写作和保存、藏匿这本书的人,以至见过这本书的人。一旦查出,严惩不贷。

普京与索尔仁尼琴未亡人的对话

  但《古拉格群岛》还是拍成胶片流到国外。索尔仁尼琴曾说过,如果当局进一步迫害他,他就在国外出版《古拉格群岛》。他也把这本书看成保护自己的盾牌。但没等到“进一步迫害”,书便在国外出版。国内掀起声讨索尔仁尼琴的轩然大波,不少人要求严惩他。勃列日涅夫对他还算客气,只把他一家驱逐出境。但在苏联,《古拉格群岛》仍是谈虎色变的大毒草,更别说阅读了。海关人员工作出色,杜绝《古拉格群岛》流入苏联。1980年我见到的那本也是美国出版的。到1989年,形势变化,《古拉格群岛》已公开出版,读者阅读它如同阅读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阿赫玛托娃的诗集、侨民作家苔菲的讽刺小说一样,不再受到惩处。苏联已为索尔仁尼琴恢复名誉,那时他还在美国。后来回国,陆续出书,被尊为经典作家,2008年在莫斯科去世。我觉得这样对待索尔仁尼琴已经算公道了。

   出乎我意料的是,2010年10月26日俄《独立报》增刊上刊登了普京与索尔仁尼琴未亡人的谈话。翻译如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