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新“德育及国民教育”令人关注

http://www.CRNTT.com   2011-06-08 08:48:45  


 
  张永雄指出因为这种教育一直存在于西方社会的大系统之内,故争议性不大,他强调这是一个有使命的科目:“西方社会一直十分重视国情教育,而我们的国情教育主要包含了四大方面:一,是自然国情:让学生了解国家如何运用、开发资源,如何提升人民生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令人对国家的大地山河有认识、了解、欣赏乃至运用;二,是人文国情:个人的身份与中华文化有密切关系,了解中国的传统价值如何反映在文学、美术、音乐等不同的生活范畴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力;三,是当代国情:尤见于国民身份之建构,我们活在当下,应对今天的政策、民生有所认识,如‘十二五’规划、再生能源、绿色生活等等;四,是历史国情:从大历史观去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发展,认识如何建立包容与秩序。” 

德育及国民教育非洗脑 

  德育及国民教育被指是“洗脑”,很多教育工作者有不同意见。中华基督教会燕京书院的谭秉源校长表示:最初听说新科目推出亦有此担心,但认真阅读谘询文件后则所有疑虑都消失了。张永雄笑言看清楚课程内容设计与学科出现原因,这个误会自然不会存在。“首先,课程所包括的五大范畴以至教学策略都是鼓励voice and choice,是让学生自由判断、立论,重视独立与理性思考,目标是让学生清晰自己如何作出判断,了解自己的价值取向,根本不是洗脑;其次,是没有洗脑的可能性。香港是一个知识开放的社会,各式信息与观点并存,网上或坊间都很容易找到不同的声音与意见,根本不可能洗脑;此外,是人们太高估1-2堂的影响力,同时又低估师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事实上,《礼记》的《大学》篇早已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新学科是要优化教学成效,与时并进,精益求精,以张永雄的话而言,就是“回首以前,立根现在,展望将来”。新科目的推出是一种改革而非加重教育负担,而且课程并不属于应试机制,而是属于校本及生本的,专责委员会有义务促进及视察实践情况,相信推进这项课程的目的不会落空。 

  作者:陈韵婷  来源:《紫荆》6月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