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百思买为何在中国败退

http://www.CRNTT.com   2011-02-28 09:21:58  


 
百思买模式没错,错的是水土不服

  不识潜规则,诚信不拖欠失去成本优势

  百思买是规模采购厂商产品,然后在卖场内用自有员工销售,门店实施自主装修自雇促销员,百思买承担了零售端的全部成本。而本土商家则将销售区域分租给不同的家电厂商,并由厂商派驻促销员在卖场销售,连锁卖场从中收取租金,并从产品的销售额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利润。当延长付款周期、收取进场费成为国内家电零售业“潜规则”,百思买其实是回归到了零售行业本质,理论上应该属于正本清源之举。但这样却令百思买失去了成本优势。
 
  精益求精影响规模扩张,政府喜欢照顾“大的”

  本土商家除了收取租金,店面装修、具体销售等事宜均由厂商自行解决,它们占用了供应商的资金来滚动开新店。而百思买基本上全部靠自己独断解决,这尽管解决了与供货商的摩擦,开新店需却要依靠自己的现金流,直接影响了它的扩张速度。更何况,百思买对店面从设计到经营管理都精益求精,以质求胜,这样门店数量上不去,渠道资源掌控不足,不可能通过规模优势强力向供货商压价。而且在中国,很多企业愿意拼命冲规模,是因为规模不一样,税收和GDP不一样,地方政府对你的照顾程度往往也不一样,此因素的意义不可小觑,比如有本土商家就可以靠拿地经营房地产来补充利润。
 
  实行成熟“品类管理”,消费者盲目相信广告品牌

  在营销上,百思买做的是整个零售业的品牌,它不只是做商品的品牌,通过它的专营模式,把这种品牌做到很高端。它实行的是品类管理都为消费者提供更合理选择的服务等。这在美国和欧洲很成功,但是在中国市场刚刚处于发育成长初期阶段,用这种成熟的模式在一个很幼稚的市场上去做,显然会出现问题。百思买亚太区总裁唐思杰坦言,“百思买的开店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市场”。中国的诚信水平和对商品的认知水平很有限,他们更愿意选择按照广告宣传的品牌领先的顺序购买。比如苏宁每年在上海的广告投入就上亿,并且主要是厂商出,肯德基、雅虎等进入中国曾做过大量广告,而百思买则广告很少,还是自己支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